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 配制溶液 一.选择题 1.某同学用25℃的水溶解一定量的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硝酸钾晶体没有溶解,然后该同学又用酒精灯加热60℃,固体全部溶解。那么在加热前后,以下各量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硝酸钾的溶解度 B.溶质的质量 C.溶剂的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 2.小瑞在实验室里配制了“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00g水中溶解了5g食盐 B.将5g食盐溶解于95g水中所得的溶液 C.溶液中食盐与水的质量比1:20 D.溶液中食盐与水的质量比19:1 3.下列做法能改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 A.将氯化铵的饱和溶液降温 B.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 C.把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 D.在蔗糖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少量蔗糖 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B.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只要温度不变,某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变 D.降温时,饱和溶液可能不析出晶体 5.实验需要配制 10%的氢氧化钠溶液 50g,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 B.用 5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C.俯视读数,这样配得的溶液浓度会偏低 D.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滴管 6.现要配制200g14%的氯化钠溶液,称量过程中误将砝码(砝码盒中的砝码规格50g、20g、10g、5g,称量时5g以下用游码)和称量物放反了,其他过程没有错误,则实际配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14% B.12% C.11.3% D.12.1% 7.小明要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4%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关于配制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若用氯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氯化钠固体7.0g ②用托盘天平称氯化钠固体时,在两盘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③选用20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④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滴管和试剂瓶 ⑤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配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A.①③ B.②③⑤ C.③⑤ D.②④⑤ 8.60℃时的100 g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在恒温下蒸发水分至有较多的晶体析出,然后冷却至30℃并保持温度不变。能正确表示此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x%)与时间(t)的关系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9.某温度下.在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6g该物质和10g水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A.34% B.30% C.31% D.15% 10.用恒温蒸发氯化钠溶液中的水来模拟海水晒盐的过程(如图)。下列图像能大致反映图示过程溶液中某个量随蒸发时间的关系的是( ) A. B. C. D. 11.今有6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欲将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采用的方法是( ) A.把溶剂蒸发掉一半 B.加入6g食盐晶体 C.把溶剂蒸发掉30g D.加入20%的食盐溶液30g 12.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实验过程,其中①→②→③为恒温蒸发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分析实验过程,可以作出如下判断,其中错误的是( ) A.在①→③变化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保持不变 B.在②→③变化过程中,溶剂的质量不断减少 C.③与④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比值不可能相同 D.在①→④变化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一直不断增大 13.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逐渐加水稀释,下列图象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A. B. C. D. 1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 B.60℃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C.20℃时,甲溶液质量分数一定小于乙溶液的质量分数 D.将60℃时甲、乙的饱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