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010274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会考复习课件

日期:2024-05-2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1次 大小:4987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中外历史纲要,第三,单元,会考,复习,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内容结构: 西夏 辽 北宋 西夏 金 北宋 西夏 金 南宋 元 南宋 元 并立 统一 民族交融 政治 经济 领域 现象 时战时和,以和为主 制度互鉴,贸易互通 经济重心南移 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1)地方———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①军事: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强干弱枝,禁军只有统兵权) ②行政权:所有州直属中央;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增设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 ③财政: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④监察:设“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 (2)中央———分散机构权力,削弱相权: ①中书门下掌行政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②枢密院掌军政,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 ③三司掌财政。 (3)抑制武将实力膨胀: ①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②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地位。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特点: ①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②分化事权,内外相制 ③重文轻武 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影响: ①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 ②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 ③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4、王安石变法 ①目的:加强国家对农业、商业、军事、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②措施:官府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借此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③影响:王安石变法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但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引起激烈争议。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5、辽朝(916-1125)南、北面官,宋辽“澶渊之盟”,“岁币”; 西夏(1038-1227)北宋与西夏“庆历和议”“岁赐” 金朝(1115-1234)“猛安谋克”(兵农合一)制度;1125年金灭辽; 1127年金灭北宋。 6.元朝 (1271-1368)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定都大都;1279年完成统一。 巩固统一的措施: (1)修筑驿道,设立驿站,分设急递铺。 目的:巩固统一;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 用来运输官府物资;负责传递公文 (2)实行行省制度(中央的派出机构): ①特点:行政区划的划分打破自然的山川疆界,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7、宋元经济: (1)农业: ①耕作制度:一年两熟(稻麦复种制在南方相当普及)或一年三熟 ②经济结构: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 ③棉花的种植和推广(元代黄道婆) (2)手工业: ①制瓷业:宋代—五大名窑,景德镇瓷都;元青花瓷和釉里红; 宋元瓷器出口海外 ② 北宋普遍使用煤作燃料,毕昇活字印刷术 (3)商业: ①基层市场、官方榷场贸易和民间贸易 ②北宋开始出现纸币,元朝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 ③外贸税收成为宋元的重要财源;主要港口广州、泉州、明州。 (4)城市: 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元代杭州、元大都 特点:①突破坊市空间;②突破时间限制 ③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 (5)经济重心南移 ①原因: 北方人口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南方自然环境优越;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 ②影响:文化重心的南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