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013518

8.2 海水“晒盐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5次 大小:880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下册,九年级,教版,学年,2022-2023,答案
  • cover
8.2 海水“晒盐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20℃时,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C.40℃时,使甲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可采用升温、降温和蒸发溶剂三种方法 D.将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40℃降温至10℃,乙溶液中没有晶体析出 2.如图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 A.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不考虑温度变化) B.将镁片和锌片(均足量)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C.向pH=10的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D.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过氧化氢与水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由于分子构成不同 B.盐酸与硫酸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含有H+ C.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含有OH﹣ 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由于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4.下列不属于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的是(  ) A.溶质的种类 B.溶剂的种类 C.压强 D.温度 5.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 物质温度 0℃ 20℃ 30℃ 50℃ 80℃ 甲 13.3g 31.6 g 36.2g 85.8g 169 g 乙 35.7g 36.O g 36.2g 36.5 g 37.1 g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进行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使乙物质从它的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析出,一般采用冷却的方法 D.升高温度可使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 6.如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0℃时,KNO3的溶解度小于NaCl的溶解度 B.t℃时,KNO3和NaCl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30℃时, 30gNaCl加入到100g水中可得到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将20℃时KNO3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7.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相似点是(  ) ①通常状况下都是气体②都能与碳反应③都可用于灭火④都是氧化物⑤都具有还原性⑥都易溶于水⑦标准状况下密度都比空气大.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②④⑦ C.①②⑥⑦ D.①②⑦ 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有关操作如图,错误的是(  ) A. 气密性检查 B. 制备 C. 收集 D. 验满 9.图表资料能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能推断原子的中子数 B.根据元素周期表,能查找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 C.根据金属活动顺序表,能判断金属是否容易被稀盐酸腐蚀 D.根据溶解度曲线图,能判断从溶质中获取晶体的方法 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除去杂质的方法及操作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FeCl2 (CuCl2) 加水溶解、加过量铁粉、过滤、洗涤 B Fe粉(CuSO4)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CO2(CO) 点燃 D MnO2固体 (KCl) 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11.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5℃时,a、b 的溶解度均为20g B.加水或升温均可使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将 30℃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5℃,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20℃时分别向100g 水中加入20ga和 b,升温至30℃,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12.“侯氏制碱法”创立了更为先进的“制碱”工艺,主要反应是:。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时,NH4Cl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B.NH4Cl中含有少量NaCl,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NH4Cl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