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016814

教科版(2017秋) 四年级下册1.7种子的传播(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6-03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158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科,2017,四年级,下册,种子,传播
  • cover
课题 1.7种子的传播 设计者 审核者 执教者 使用时间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植物传播种子有不同的方式,都是为了能将种子散布得更广,有利于繁殖后代。 2.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是有联系的。 科学探究目标 1.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假设。 2.利用测量、实验等方式寻找证据验证推测的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 有探究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的欲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培养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发展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 观察种子传播的方式。 教学难点: 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椰果,水槽、电扇、卷尺;油菜、鬼针草、蒲公英、番茄、苍耳、中华槭、椰子、莲蓬等果实和种子、放大镜、尺子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 本节课是在观察了花、果实、种子的基础上,对植物果实和种子特征做进一步探究,让学生经历猜想、推测、验证、说明的探究活动,明确把种子散播到远处的科学意义。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非常感兴趣,知道一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如蒲公英随风飞向远方;也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能从果实和种子的特征联想到其传播方式,但在科学语言的准确描述和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实施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培养与提高。 本课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观察油菜传播种子的方式。学生要观察油菜种子,在捏油菜果荚的活动过程中发现其特点,推测出油菜传播种子的方式。 第二,观察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学生将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发现各自的特殊构造,了解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 一、聚焦(教学导入) 谈话:孩子长大了都要告别妈妈,四海为家。动物们有的擅跑,有的会跳,还有的能飞,植物妈妈的孩子们是怎样完成它们的寻觅家园之旅的? 交流自己知道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原有概念。) 二、探索(教学过程) 第一学程 学习任务: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主问题1: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出示观察材料。(观察油菜、鬼针草、蒲公英、番茄、苍耳、中华槭、椰子、莲蓬等植物果实和种子的特征,用画图或文字描述等方式记录下来。) 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1)有序交流各个步骤。组长主持,组内互学,及时纠错。 (2)汇总意见。组内总结。 (3)展学准备。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讲准备。 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声音洪亮,语言流畅,吐字清楚。 各小组认真倾听,积极补充,质疑提问对小组进行评价。 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知识重点难点”与“学科核心素养”两个角度分析): 讨论学法,搜集并保留证据。在观察基础上进行比较归纳,使认识从直观向抽象发展,但此时所形成的观点还不够清晰,有待证明。 主问题1预设答案: 学生能结合果实和种子的特征推想植物靠风、动物、人、水等传播种子,具有把传播方式和结构特征建立联系的意识。但认识油菜散播种子的方式可能会有困难。归纳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及与其对应的特征,思考二者之间的联系。 第二学程 学习任务:散播种子方式与结构特征关系的研究。 主问题2: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与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的联系。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怎样证明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与结构特征有关呢。 出示实验和测量工具。 提示:可以捏一捏,吹一吹,量一量…… 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1)有序观察。组长主持,组内互学。 (2)汇总意见。组内总结。 (3)展学准备。组长做好组员的任务分工,做好展讲准备。 第三步:展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声音洪亮,语言流畅,吐字清楚。 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