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017928

5.2.3 硝酸、酸雨危害及防治 教学课件 (共28张PPT) 高一化学 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4次 大小:344265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5.2.3,PPT,第二,必修,2019,人教
  • cover
(课件网)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课时3 硝酸、酸雨危害及防治 学习目标 1. 能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理解硝酸的氧化性; 2. 结合实验探究,认识硝酸在相关反应中体现的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知道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3.了解SO2、NO2对大气质量的影响,特别是酸雨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硝酸)西洋人所造,性最猛,能蚀五金。王怡堂先生云:其水至强,五金八石皆能穿滴,惟玻璃可盛。 HNO3=H++NO3- (强酸) 硝酸的物理性质 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沸点是83℃)、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硝酸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互溶,质量分数为95%以上的硝酸叫发烟硝酸。 【思考】浓硝酸久置后呈黄色,为什么? 硝酸的不稳定性 a. 浓硝酸见光或受热时发生反应 4HNO3(浓) ==== 4NO2↑+O2↑+2H2O △ 或光照 b. 贮存: 一般将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并避光放置于阴凉处 纯硝酸 久置硝酸 浓硝酸见光或受热会分解生成NO2, NO2溶于浓硝酸使溶液显黄色。 【思考】如何保持浓硝酸? 硝酸的酸性 HNO3=H++NO3- ①与指示剂反应: 稀硝酸使石蕊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浓硝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酸性)后褪色(强氧化性) ②与碱反应: Fe(OH)3+3HNO3=Fe(NO3)3+3H2O 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CuO+2HNO3=Cu(NO3)2+H2O ④与弱酸盐反应: CaCO3+2HNO3=Ca(NO3)2+CO2↑+H2O 硝酸的强氧化性 硝酸泄漏 【思考】金属可以与酸反应,为什么可以用铝槽车运输浓硝酸? 常温下浓硝酸能使Fe、Al发生钝化反应 【实验5-8】 如图5-14所示,在橡胶塞侧面挖一个凹槽,并嵌入下端卷成螺旋状的铜丝。向两支具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硝酸和稀硝酸,用橡胶塞塞住试管口,使铜丝与硝酸接触,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向上拉铜丝,终止反应。 (1) 与金属Cu反应 硝酸与铜 实验探究 硝酸强氧化性 浓硝酸:反应剧烈,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稀硝酸:反应较慢,有气泡产生,接近管口处观察到浅红棕色 3Cu + 8HNO3(稀) === 3Cu(NO3)2 + 2NO↑+ 4H2O Cu + 4HNO3(浓) === Cu(NO3)2 + 2NO2↑ + 2H2O (1) 与金属Cu反应 HNO3与金属反应:氧化性、酸性 1. 足量的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得到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提示:NO、NO2的混合气体。铜与浓HNO3反应生成NO2气体,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浓度变稀,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气体,故得到的是NO和NO2的混合气体。 Cu + 4HNO3(浓) === Cu(NO3)2 + 2NO2↑ + 2H2O 2. 浓硝酸、稀硝酸与Cu反应产物分别为NO2、NO,反应中稀硝酸化合价降低较多,说明稀硝酸氧化性比浓硝酸强,对吗? 提示:不对。浓硝酸氧化性比稀硝酸强,浓HNO3反应更剧烈。 3Cu + 8HNO3(稀) === 3Cu(NO3)2 + 2NO↑+ 4H2O 3. 铜投入到稀硫酸中不会溶解,再向溶液中投入KNO3固体,铜会不会溶解?为什么? 4. 若铜与硝酸反应后,硝酸不足而铜剩余,向反应体系中加入稀硫酸,铜是否继续溶解?若溶解,发生什么反应? 3Cu + 8HNO3(稀) === 3Cu(NO3)2 + 2NO↑+ 4H2O 5. 试着写出少量/过量Fe粉分别于稀硝酸反应的方程式。 Fe + 4HNO3(稀) == Fe(NO3)3 + NO↑ + 2H2O ( Fe少量) 3Fe+ 8HNO3(稀) == 3Fe(NO3)2 + 2NO↑ + 4H2O ( Fe过量) Fe + 4H+ + NO3- == Fe3+ + NO↑ + 2H2O ( Fe少量) 3Fe + 8H+ + 2NO3- == Fe2+ + 2NO↑ + 4H2O ( Fe少量) 2. 在pH=1 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NH4+、I- 、NO3-、Br- B. S2-、Na+ 、SO32 - 、NO3- C. Cu2+、NO3-、Na+ 、Cl- D. Fe2+ 、K+ 、NO3- 、SO42– 在酸性溶液中(H+),NO3-具有强氧化性,与S2-、SO32- 、I- 、Fe2+、Br- 等不能共存。 C 1. 下列关于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稀硝酸能与Fe发生反应,浓硝酸不能 B.浓硝酸和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