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025826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9课《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2次 大小:217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9课,鱼我所欲也
  • cover
鱼我所欲也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疏通文义。 2.探究本文的论证思路,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3.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 4.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学会正确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重点难点 重点:翻译句子和文段,理解全文内容并积累常用词汇:通假字、一词多义等 难点:理解作者的中心论点,并把握作者论证推理的过程和方法,明确作者对舍生取义的高度赞扬和对见利忘义的强烈批评。 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启发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 1、作者介绍:孟子,名轲,字子舆,山东邹城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政治家,孔子仁政思想的继承人,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人称“亚圣”。 主要思想有:仁、义、善(“民贵君轻”、施仁政、性善论等等)。 《孟子》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列“四书”(其他三书《论语》《中庸》《大学》) 2、体裁:议论文 3、导语:《鱼我所欲也》是孟子倡导的一篇性善论文章,那么,什么是“性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文意。 二、初读课文,理解词语 1.读准字音。 默读课文,对照课下注释,结合工具书扫除读音障碍。 (1)需要注意的字音。 故不为苟得也(wéi)(ɡǒu) 死亦我所恶(wù) 一箪食(dān) 一豆羹(ɡēnɡ) 蹴尔(cù) 不屑(xiè) 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 (2)需要注意的句子停顿。 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②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③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④是/亦不可以已乎 2.理解字词。 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1)通假字。 ①故患有所不辟也(“辟”同“避”,躲避) 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同“辨”,辨别) ③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同“德”,感恩、感激。“与”同“欤(yú)”,语气词) ④乡为身死而不受(“乡”同“向”,先前、从前) 字词注释 (1)亦:也。 (2)欲:喜爱。 (3)得兼:两种东西都得到。 (4)舍:舍弃。 (5)取:选取。 (6)甚:胜于。 (7)于:比。 (8)故:所以,因此。 (9)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10)恶:厌恶。 (11)患:祸患,灾难。 (12)辟:通“避”,躲避。 (13)如使:假如,假使。 (14)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不译。 (15)莫:没有。 (16)则:那么。 (17)凡:凡是,一切。 (18)得生:保全生命。 (19)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用,采用。 (20)辟:一作“避” [2] 。为:做。 (21)而:但是。 (22)是故:因此。 (23)非独:不只,不仅 非:不 独:仅。 (24)贤者:有才德,有贤能的人。 (25)是:此,这样。 (26)心:思想 (27)勿丧:不丧失。丧:丧失。 (28)箪:古代盛食物的圆竹器。 (29)豆:古代一种木制的盛食物的器具。 (30)则:就。 (31)弗:不。 (32)得:得到。 (33)呼尔:呼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 (3)白话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又有什么手段不可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