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大雁归来 利 奥 波 德 语言运用:了解相关文学常识及本文写作背景;识记、理解课文的重点字词。 思维能力:理性思考,感受作者的爱鸟情怀,激发珍爱野生动物,回归大自然的情怀。 审美创造:通过整体感知进行知识筛选,大体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通过品味文章语言,聚焦拟人修辞手法,理解文章的抒情笔法。 核心素养目标 介 绍 作 者 利奥波德(1887--1948年) 美国著名的环境保护主义者。他是一位出色的观察家、敏锐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位造诣极深的文学家。《沙乡年鉴》是他最著名的作品。在这本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中,利奥波德以抒情的文学手法描述了大自然的绚丽多彩,如歌如泣地叙述、抒发了崇尚自然的情趣。在他的文章里,可以看到大自然的威力,也可以看出他对人类为自身利益蹂躏自然而发出的悲叹。此书文笔优美、思想深刻,被誉为“绿色圣经”。 创 作 背 景 本文节选自《沙乡年鉴》。为了更好地体验和研究生态平衡,1935年4月,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一个废弃的农场。在此后的十几年里,这个被称作“沙乡”的地方,就成了他及家人亲近自然的世外桃源。《沙乡年鉴》就是他在这里对生态和环境问题研究和探索、观察和思考的结晶。《沙乡年鉴》的样式让人耳目一新。在一年12个月的季节更替中,利奥波德细致地观察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的生长及生活习性,从1月的“冰融”、3月的“大雁归来”,到4月的“春潮来临”、7月的“大草原的生日”,以及11月的“如果我是风”、12月的“雪上的松树”,都是一幅幅美不胜收的图画。 文 体 知 识 科学小品文的主要特点 内容的科学性:科学小品文的科学性非常重要,内容必须合乎科学,引用的资料必须可靠,数据必须准确。 文笔的生动性:文笔的生动性是科学小品文区别于一般说明文的主要标志。怎样才能使科学小品文的文笔生动呢?一是要善于记叙和描写,二是要善于穿插趣闻,三是要善于运用修辞。 语言的通俗性:科学小品文的主要目的是普及科学知识,所以语言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大 雁 大雁是一种大型游禽,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形状略似家鹅,有的较小。嘴宽而厚,嘴甲比较宽阔,啮缘有较钝的栉状突起。雌雄羽色相似,多数呈淡灰褐色,有斑纹。 大雁群居水边,往往千百成群,夜宿时,有雁在周围专司警戒,如果遇到袭击,就鸣叫报警。主食嫩叶、细根、种子,间或啄食农田谷物。 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群雁飞行,排成“一”字或“人”字形,人们称之为“雁字”,又因为行列整齐,人们称之为“雁阵”。大雁的飞行路线是笔直的。 中国常见的有鸿雁、豆雁、白额雁等。雁队多以六只或六只的倍数组成。 识 记 生 字 沼泽( ) 狩猎( ) 环颈雉( ) 香蒲( ) 沙锥鸟( ) 半蹼鹬( ) 窥探( ) 凋零( ) 弥漫( ) 雾霭( ) 缄默( ) Zhǎo shòu zhì pú zhuī pǔ yù kuī diāo mí ǎi jiān 理 解 词 语 迁徙: 缄默: 沼泽: 雾霭: 弥漫: 窥探: 坚定不移: 目空一切: 迁移。 闭口不说话。 水草茂密的泥泞地带。 雾气。 (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暗中察看。 (立场、主张、意志等)稳定坚强,不动摇,不改变。 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文中指鸟群专注地高高飞翔的姿态。 文 题 解 读 有两层含义: 一是大雁返回; 二是呼唤大雁,表达一种喜爱之情。 “大雁归来",你是怎样理解“归来”的? 整 体 感 知 小组讨论:快速浏览全文,梳理课文的层次。 《大雁归来》 第一部分(1-5) 描写大雁是春天的使者及其归来时欢快的情景。 第二部分(6-10) 描写大雁觅食、群居、集会鸣叫等方面的特点。 第三部分(11-13) 介绍各大洲大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