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03318

第二课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日期:2025-05-14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9次 大小:217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二,共和国,风雨,历程
  • cover
第二课 1、 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课程标准 1-1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的重大事件,了解新中国成长的道路和经历的曲折。 5-3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区域性战争的实例中,找出导致区域性冲突的多种因素。 教学要求 1.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发生的重大事件,认识新中国成长的利历程及在这一历程中经历的曲折,提高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 2.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初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方法。 3.了解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感受“两弹一星”精神。 结构分析 研制 精神 7 第一课时 巩固新生政权 教学导入: 教师在课前收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图( 出卷网内含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的图片)并制成幻灯,在上课导入新课时播放,并问学生:这是什么事件?(抗美援朝)这又是谁?(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 新课教学: 1.对抗美援朝原因的教学建议 教师用幻灯出示材料和反映当时亚洲形势的地图,让学生了解中国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并引起学生对中国赴朝作战原因的思考。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继续在军事上援助 出卷网蒋介石,同时扶持朝鲜、越南等国的反动势力,建立针对中国的包围圈。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即采取武装干涉政策。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声明,宣布出兵朝鲜,并命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同日,联合国安理会在美、英等国的操纵下通过决议,联合国会员国要派兵随从美国军队入朝。 材料二、1950年9月15日,以美国为首的 出卷网“联合国军”75000人在朝鲜西海岸的仁川港登陆。此后,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损失严重,转入战略退却。10月1日,美伪军越过三八线,随后侵占平壤,并继续向中朝边境的鸭绿江进犯。从8月27日起,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进行侦察和轰炸扫射。(注:此材料和书本第12页开头内容相同) ○面对这种形势,中共中央根据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作出了怎样的决策?(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请联系材料说出中国为什么 出卷网要出兵抗美援朝?(教师可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各小组呈现观点,师生互动完成。原因:①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对新中国采取“遏制”政策;②美国对中国的侵略,命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进行侦察和轰炸扫射。③朝鲜战争爆发后不久,美军就越过三八线,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如果让美军占领整个朝鲜,强兵压到鸭绿江边,新中国势将难以安定地从事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国际国内的反动势力的气焰势必更嚣张。) 2、对抗美援朝经过和结果的教学 教师呈现抗美援朝经过的大事年表 1950年10月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 1950年10月至12月,进行了第一、二次战役,收复平壤,把敌人赶回到三八线附近,初步扭转了朝鲜的战局。 1950年12月至1951年1月,志愿军发动了第三次战役,。 1950年1月至4月,志愿军又发动第四次战役,“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被撤职,由李奇微接任。 1950年4月至6月,志愿军又取得第五次战役的胜利。 1951年7月10日,联合国军方面和中朝方面在朝鲜开城首次举行谈判。 1952年4月,李奇微下台,克拉克接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在此之前双方谈谈打打。 1952年10月10日发动了上甘岭战役。 1953年7月27日在板门店同中朝代表签订了《关于朝鲜军事停战的协定》。历时3年零32天的朝鲜战争结束。 ○教师出示大事年表后应让学生结合书本地图,明确前三次战役的大致位置,并说一说这一、二次战役和第三次战役的意义。 ○让学生说说自己对上甘岭战役的了解情况,并说出其意义。(意义:有力地配合了当时正在板门店举行的停战谈判。) ○学生讨论:抗美援朝战争为什么能取得胜 出卷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