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061952

第1课 文明之光 第2课时(瓷器、青铜器)课件(共42张PPT) 湘美版八年级美术下册

日期:2024-05-17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80373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之光,2课时,文明,瓷器,青铜器,1课
  • cover
(课件网) 文 明 之 光 ———瓷器、青铜器 陶瓷即陶器和瓷器的总称,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的,那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陶器 瓷器 制作原料 黏土(陶土) 高岭土 烧成温度 一般在800℃—1000℃ 在1200℃以上 器物表面 没有釉或只施低温釉 施高温玻璃釉 胎质 有较强的吸水性 不吸水或吸水性很小 敲击声音 不清脆 有清越的金属声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瓷器是3000多年前商代中期萌生,制陶工匠在长期烧制陶器的基础上创制了青釉瓷器。这是一种半瓷质陶器,施有釉料,釉色青黄,虽然摆脱了陶器以陶土作胎、器表无釉、低温烧制的状况,但还是没有达到成熟瓷器的标准,因此称为原始青瓷。 青釉弦纹瓷尊 商代 唐代 唐代是是中国陶瓷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唐代瓷器的发展,形成了以浙江越窑为代表的青瓷和以河北邢窑为代表的白瓷两大瓷窑系统,一般以“南青北白”概称之。 邢窑是唐五代最著名的白窑瓷场,有邢窑白瓷“天下无贵贱而通之”的美誉。细白瓷为邢窑的精品,其胎质坚实细腻、釉色纯白光亮:"类银、类雪" 越窑是中国古代南方著名的青瓷窑,唐朝是越窑工艺最精湛时期,居全国之冠。越窑青瓷温润如玉的釉质,青绿略带闪黄的色彩。 唐代长沙窑为釉下多彩陶瓷的发源地,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瓷器纹饰题材民生活,其中的诗文书法,在当时十分罕见。 唐代长沙窑除广泛流传全国,还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向外传播的同时,也吸取了外域的艺术风格。 长沙窑花鸟执壶 唐代 宋代 宋代工艺美术中最突出的成就是陶瓷。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的鼎盛时期,也可以说是瓷的时代,宋代的瓷窑遍布全球各地,出现了五大名窑,宋瓷最典型的特色是细洁净润,色调单纯,趣味高雅。 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中国北宋时期皇家主要代表瓷器。汝瓷胎骨坚硬,釉色润泽莹厚,以淡天青为主色调,有“雨过天晴云破处”“金盘玉碗世称宝之称。 汝窑 官窑之谓,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有不同的内涵。就广义而言,是有别民窑而专为官办的瓷窑,其产品为宫廷所垄断。釉质肥润,青白色或偏蓝色,较大开片。官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 官窑 哥窑胎多紫黑色、铁黑色、也有黄褐色。釉为失透的乳浊釉,釉面泛一层酥光,釉色以炒米黄、灰青多见,釉面大小纹片结合。 哥窑 “金丝铁线”的纹样 “攒珠聚球”般的釉中气泡 “紫口铁足” 哥窑 金丝铁线,又叫“鳝血”,是哥窑的一大特色,由于瓷胚和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瓷器釉面上便会出现一种自然开裂的现象 ,其纹片如网交织、如冰破裂。之后以墨汁为着色剂人工从裂纹中渗透进去,着色后颜色很深,就形成了金丝铁线。 钧窑以烧制乳浊釉瓷为主,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而闻名,属北方青瓷系统,钧瓷釉层厚,在烧制过程中釉料自然流淌,形成有规则的流动线条,称为“蚯蚓走泥纹”。 钧窑 定窑原为民窑,北宋中后期开始烧造宫廷用瓷。以烧造白釉瓷器为主,称为白定。除白定外,定窑黑釉、酱釉瓷器也相当精美。俗称“黑定”“紫定”。 定窑 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还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纹样秀丽典雅。 元代景德镇已经发展成为全国制瓷中心,主要成就是烧成青花和釉里红。青花瓷远销海内外,成为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青花瓷是中国古代流行时间最长、产量最大的瓷器。 青花瓷属于一种釉下彩瓷器, 是用氧化钴等矿物作颜料配成绘画彩料,先在瓷坯上画出花卉纹样,然后罩上透明釉,人窑经高温烧制而成,烧成后呈现白底蓝花的色彩效果。 釉里红也是一-种釉下彩瓷器,用铜的氧化物作为彩绘原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