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063258

02 词语(成语)的运用(复习指导)【部编版八下语文期中 期末专题复习】教案

日期:2024-05-0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108579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八下,复习,专题,期末,期中,语文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2 词语(成语)的运用 一、正确理解词义 1.本义 本义是词语最初的含义。如:“浅”的本义是从表面到底部距离短,“手足”的本义是手和脚,“尾巴”的本义是动物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 2.引申义 引申义是由本义出发,经过相似或相关联想引申发展得出的新的意义。根据与本义关系的亲疏远近,可将引申义分为直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直接引申义是直接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间接引申义则由本义辗转再引申(即由引申义再引申)而来的意义。如:“浅”引申为程度不深,引申为时间不久,引申为颜色淡。 3.比喻义 比喻义是通过基本义的比喻用法而逐步固定下来的新义。如:“手足”喻指兄弟;“尾巴”喻指残留部分,跟踪或尾随别人的人。 4.语境义 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着不同的意义,这就是语境义。这在现代文阅读的理解词语含义一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词语的色彩 1.词语的感彩 词语的感彩是指词语在某种语言环境中带有赞扬、喜爱或贬斥、憎恶等感彩。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褒义词:在表示意义的时候,带有赞美、喜爱、肯定的感彩。如:雄伟、庄严、怀念、敬仰、鞠躬尽瘁。 (2)贬义词:在表示意义的时候,带有贬斥、憎恶、否定、轻蔑的感彩。如:虚伪、丑恶、阴险、卑鄙、处心积虑。 (3)中性词:指不带有褒贬感彩的词。中性词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可以用于好的方面,也可以用于坏的方面。如:发动、保护、思想、害怕。 2.词语的语体色彩,一般分为书面语、口语。 (1)书面语多用于书写或阅读文章,较正式、严谨,如:头颅、氧化、思考。 (2)口语多用于非正式的场合或日常的对话,较随意。如:脑袋、生锈、想。 三、辨析近义词的细微差别 1.词义轻重不同。例如:“称道”和“称奇”,前者是称述、称赞,后者是称赞奇妙。可见“称奇”比“称道”语义重。 2.范围大小不同。例如:“目前”和“日前”,前者指说话的时候,后者指几天前。由此可见“日前”的时间范围更大。 3.搭配的习惯不同。例如:“坚定”和“坚强”,前者常和“立场、方向”等词语配合,后者常和“性格、意志”等词语配合。 4.语体色彩不同。例如:“该”和“本”,前者是指示词,多用于公文,后者是指自己方面的,多用于口语。 5.感彩不同。例如:“臆造”和“编造”,前者指凭主观的想法编造;后者的意思:①把资料组织排列起来(多指报表等);②凭想象创造(故事);③捏造。“臆造”是贬义词,“编造”是中性词。 6.具体与概括的不同。例如:“衣服”和“衬衫”,“衣服”是概括性的,指所有衣服,而“衬衫”是具体的,可以指长袖衬衫或短袖衬衫,男式衬衫或女式衬衫等。 四、辨别成语运用是否正确 1. 看语意是否重复   成语使用中的意义重复是指句中已含有与成语本身的意义相互重叠或重复的部分,进而造成使用失当。语意重复,尤其是那种比较隐蔽的语意重复--不表现为字面上的重复,是成语使用中的一种常见而疑难的错误类型。学生在解答成语辨析题时需要观其形、明其义,辨其用法,联系语境,考虑成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是否有意义重复的现象。 2.看是否望文生义 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通过字面意义简单地理解成语的涵义,导致使用错误。成语的意义一般是比较稳定的,其中有的语素仍保持着文言色彩,如果简单从字面了解大意,或从现代汉语的角度去理解,就容易产生错误。成语突出的特点是意义的整体性,我们在使用时必须透过字面深入了解其本质的内涵。忌望文生义,宜整体理解。 3. 看色彩是否适当。 成语的色彩可以分为感彩和语体色彩。感彩中褒贬误用是考查的重点,感彩变化则是难点。例如"灯红酒绿"这个成语,有的同学只知道它有贬义(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而不知道它还可以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