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074965

3.1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共21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60673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排放,国际,减排,合作,2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1节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 一.碳循环 1.碳的存在形式: 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 2.碳循环的概念:碳元素在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之间转移和交换的过程。 3.碳循环过程: (1)二氧化碳是大气中含碳的主要气体,也是碳参与全球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 (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陆地和海洋中的植物吸收,然后又通过生物或地质过程以及人类活动返回到大气中。 案例1:自 2009 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结束之后,“低碳” 概念高频率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目前,有关专家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换算成碳排放量,具体如下:家居用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 耗电度数 ×0.785; 天然气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 天然气使用立方数 ×0.19; 自来水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 自来水使用吨数 ×0.91; 乘坐公共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里程千米数 ×0.036; 开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油耗升数 ×2.7; 乘坐飞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   短途旅行(200 千米以内)=里程千米数 ×0.275;   中途旅行(200 ~ 1 000 千米)= 55 + 0.105×(里程千米数 -200);   长途旅行(1 000 千米以上)=里程千米数 ×0.139。 2. 我们的日常行为为什么也会产生碳排放呢?议一议,碳排放会引起哪些环境问题? 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很多都需要耗能,如自来水的净化与运输过程,都需要使用相应的能源,而能源的使用会产生碳排放。碳排放最直接的影响是会加剧温室效应,可能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气候反常、灾害加剧、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等环境问题。 案例2:碳的存在形式和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 读图 3-1,完成下列任务。 1. 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碳主要有哪些存在形式? 1.存在形式:在岩石圈中,碳主要以碳酸岩的形式存在;大气圈中以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形式存在;水圈中以多种形式存在;在生物圈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火电厂向大气中排放大量温室气体 案例2:碳的存在形式和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 读图 3-1,完成下列任务。 2.在碳循环过程中,人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环节? 2.人类对碳循环过程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消耗大量的矿物燃料,使更多固态的碳转化为大气中气态的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通过植树造林或毁林开荒等影响植被光合作用固定气态碳的过程。 火电厂向大气中排放大量温室气体 案例2:碳的存在形式和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 读图 3-1,完成下列任务。 3.根据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分析人类使用化石燃料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数百万年前古生物遗体经长时间高温高压作用而形成。通过漫长的过程将碳以固态的形式稳定存储在岩石圈中,而人类利用化石燃料改变了碳的天然循环,把岩石圈中的还原碳过早地释放到大气中,人为地加快了岩石圈和其他圈层的碳交换,打破了原有的碳循环平衡过程。 火电厂向大气中排放大量温室气体 二.碳排放与温室效应 1.大气温室效应增强的原因 2.碳排放和温室气体的概念: 碳排放:对各种温室气体排放的总称。 温室气体:大气保温气体的俗称,是指大气中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透入,而阻止地面和低层大气长波辐射逸出的气体。 大规模开采煤炭资源 大规模开采石油资源 二.碳排放与温室效应 3.温室气体主要包括: 水汽(H2O)、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氟利昂、甲烷(CH4)、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等30多种气体。 4.度量指标:二氧化碳当量。 原因:不同温室气体对地球温室效应的贡献程度是不同。在温室气体增温效应的总贡献中,二氧化碳占 63%,甲烷占18%,氧化亚氮占6%,其他合占13%。为了统一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