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刷子李》教学设计 《刷子李》教学方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浆、傅”等8个生字,会写“浆、傅”等15个字,会写“粉刷、师傅”等16个词语。 2.能以曹小三为视角概括事例,知道写人文章要选择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抓住“刷子李”语言、动作等正面描写感受“刷子李”刷墙技艺的高超。 【教学重点】 能以曹小三为视角概括事例,知道写人文章要选择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 【教学难点】 能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抓住“刷子李”语言、动作等正面描写感受“刷子李”刷墙技艺的高超。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谈话导入:在天津卫,某一行有绝招的人,人们就用行当加姓称呼他。比如有个姓张的,拥有一手捏泥人的绝活,人称———泥人张。又如有个姓刘的,变戏法手法奇快,人称———快手刘。那请你猜一猜,本文的人物为什么叫“刷子李”呢? 预设:因为这个姓李的人刷墙技术高超,所以称之为“刷子李”。(板书:刷子李) 2.课文《刷子李》的作者是冯骥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他吧。 ①生平简介:冯骥才,1942年生于天津。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和民间艺术家,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等职。 ②主要作品:长篇小说《义和拳》,中篇小说《雕花烟斗》《神鞭》,小说集《俗世奇人》等。 ③他人评价:其作品曾多次获奖,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曾这样评价他“冯骥才先生是中国文化的精卫,他不知疲倦地填中国文化和中国教育的‘海’”。 3.《刷子李》选自《俗世奇人》,在这本短篇小说集中,冯骥才用独特的视角描写了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家乡天津卫的奇人异事,雕刻出了一个个有声有色有脾气有模样的人物形象。每篇专讲一个人物的本领及事迹,文字精短,语言诙谐,故事生动有趣,惟妙惟肖,使人物跃然纸上,令人惊叹不已。由《刷子李》《泥人张》《苏七块》等篇目组成。 设计意图:通过补充资料,了解文本的时代背景,明白“刷子李”这一独特称谓的由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 二、整体感知 1.自读任务,明确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识记生字,交流易错字的识记方法。 (3)想想课文选用了什么典型事例表现刷子李高超的刷墙技术? 2.随文识字,读准字音。 刷浆(jiāng) 师傅(fu) 包袱(fu) 蘸(zhàn)浆 神圣(shèng) 露馅(xiàn) 有诈(zhà) 发怔(zhèng) 3.集中识字,交流方法。 jiāng fù fú zhàn shèng xiàn zhà zhèng 浆 傅 袱 蘸 圣 馅 诈 怔 点拨: “浆”是个多音字。读“jiāng”时,可以组词“豆浆”“浆洗”。读“jiàng”时,可以组词“浆糊”,表示面粉等做成的可以黏贴东西的糊状物。 “袱”是衣字旁,这个字的意思和布一类的东西有关。 “蘸”注意读准前鼻音。“蘸”表示一个动作,如“蘸酱油”“蘸墨汁”等。 “诈”可以和“炸、昨”对比记忆。“诈”可以组词欺诈、诈骗;“炸”可以组词炸鸡、油炸;“昨”可以组词为昨天、昨日。 “———要读准后鼻音,“———是竖心旁,这个字的意思和人的心理活动有关。 4.检查词语认读。 粉刷 师傅 绝活 派头 包袱 手法 鼓点 衔接 屏障 芝麻 神圣 侵犯 露馅儿 轰然 难堪 发怔 5.整体把握,概括事例。 交流:课文选用什么事例表现刷子李刷墙技术高超?请你以曹小三的视角概括出来。 预设:刷子李新收的徒弟曹小三,对有关刷子李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只要有白点就不收人家钱的传说一直半信半疑。学徒第一天,他跟随师傅去给人家新造的楼房刷浆,目睹了师傅的绝活后,不由得对师傅佩服至极。 点拨:课文以曹小三为观察视角,选择第一天跟随师傅刷墙的所见、所闻、所思来表现“刷子李”刷墙技术的高超,事例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