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教学研讨课教学设计 时间: 课题 《汽车的造型》 课型 新授课 执教 学科 美术 班级 【学情、内容分析】 一.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求知欲较强,对汽车知识比较感兴趣,本课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用各种各样的汽车来引导学生如何欣赏和研究汽车造型。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引导学生回顾在七年级“校园风景”一课中涉及的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知识点,来帮助学生理解本课中结合几何形体来表现汽车造型的方法,达到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二.内容分析:在现在生活中,汽车已经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各式各样的汽车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汽车造型与结构涉及造型艺术、人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等多门学科,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欣赏汽车外观及内容结构的审美价值与实用功能,让学生初步感知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不同类型的汽车外形特征,了解汽车造型艺术与科技的关系,通过实践让学生学会创作手绘汽车造型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学习和实践,在手绘汽车造型的创作中体会手绘的乐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简单了解汽车造型艺术与科技的关系,提高学生对汽车的造型设计艺术的兴趣,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参与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欣赏汽车外观及内容结构的审美价值与实用功能。 难点:学会运用透视、切挖、添加的方法表现汽车造型,体验手绘的乐趣。 【教学准备】 汽车模型、长方形石膏、范画。 【教学过程】 【A】教学流程、教师活动 【B】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意义导入 一.情景导入 1.互动环节 学生分享自己的汽车模型。 2.总结汽车的外形共同特征 由车灯、车轮、车门、后视镜、玻璃等组成。 二.问题引入 问题:1.汽车的造型经过怎样的演变? 2.世界上第一台汽车又是什么样的? 学生分享自己喜爱的汽车品牌、造型特征、性能等信息。 总结所有汽车的外形共同特征。 3.思考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 1.学生对自己喜欢的汽车会有更多的了解和同学们分享时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总结汽车的外形共同特征为后面的内容做铺垫。 3.通过问题引入后面的教学内容。 深度理解 一.汽车造型的发展史 1.马车型 1886年,德国工程师卡尔·奔驰(1844-1929)在曼海姆制造成一辆装有0.85马力汽油机的三轮车。1886年1月29日也被公认为汽车的诞生日。当时的汽车外形基本上沿用了马车的造型。因此,当时人们把汽车称为无马的“马车”。 2.箱型 马车型汽车很难抵挡风雨的侵袭,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1915年生产出一种新型的福特T型车,这种车的车室部分很像一只大箱子,并装有门和窗,人们把这类车称为“箱型汽车”。这种车以其结构紧凑、坚固耐用、容易驾驶、价格低廉而受到欢迎,并以产量之高而著称于世。 3.甲壳虫型 1934年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生产的气流牌小客车,首先采用了流线型的车身外形。此车散热器罩很精练,并具有动感,俯视整个车身呈纺锤形,很有特色。 4.船型 美国福特公司经过几年的努力,于1949年推出具有历史意义的新型的福特V8型汽车。这种车型改变了以往汽车造型的模式,使前翼子板和发动机罩、后翼子板和行李舱罩溶于一体,大灯和散热器罩也形成一个平滑的面,车室位于车的中部,整个造型很象一只小船,所以人们把这类车称为“船型汽车”。 5.鱼型 船型汽车尾部过分向后伸出,形成阶梯状,在高速时会产生较强的空气涡流。为了克服这一缺陷,人们把船型车的后窗玻璃逐渐倾斜,倾斜的极限即成为斜背式。由于斜背式汽车的背部象鱼的脊背,所以这类车称为“鱼型汽车”。 6.楔型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鱼型汽车的升力问题,人们设想了种种方案,最后终于找到了一种楔型。就是将车身整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