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088771

8.2 海水“晒盐”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鲁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2次 大小:22376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下册,九年级,教版,学年,2022-2023,答案
  • cover
8.2 海水“晒盐”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5 ℃时,探究某固体物质的溶解性,实验记录如下表。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编号 ① ② ③ ④ 水的质量/g 50 50 50 50 加入固体质量/g 5 10 15 20 现象 固体完全溶解 固体完全溶解 剩余少量固体 剩余较多固体 A.实验①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10% B.实验②说明25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20g C.实验③④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相同 D.实验④所得溶液中含溶质20g 2.不规范的化学实验操作,会引发安全事故.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点燃氢气前检验其纯度 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D.不随意碰触未知化学试剂 3.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甲中溶解的溶质是硝酸钾 B.烧杯乙中上层清液是不饱和溶液 C.烧杯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将温度由T1℃升高到T2℃,充分搅拌,烧杯乙中固体不一定全部溶解 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丙 B.t2℃时,20g丙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70g溶液 C.若要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D.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5.过滤时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A. B. C. D. 6.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40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 /g 8.4 4 0 18.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C.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丁>甲>乙>丙 D.向四个烧杯中分别再加入100g20 ℃的水后,所得溶液质量相等 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甲的溶解度为70 B.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分别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 C.乙中含有少量的甲,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D.t2℃时,甲的溶液降温到t1℃,一定能得到甲的饱和溶液 8.为除去粗盐中的泥沙、MgCl2、CaCl2等杂质,可将粗盐溶解于水,再进行下列四步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③加过量稀盐酸;④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⑤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④③①②⑤ B.②④③①⑤ C.②④①③⑤ D.④②③①⑤ 9.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将等质量的A,C分别配成饱和溶液,A需要的水较多 B.t1℃时,向100gB的饱和溶液中加入2gB,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2g C.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一定温度时的饱和溶液,可以采取降低温度、蒸发溶剂或增加溶质等方法 D.当A中混有少量B,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10.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取一定量粗盐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11.沿海盐场的工人从海水中获取食盐的方法是(  ) A.过滤 B.蒸发 C.溶解 D.合成 12.化学实验中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现象或结果,下列各项对相关异常情况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装置 实验目的 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 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验证分子运动 异常情况 未看到火星四射 滤液浑浊 测定结果偏大 酚酞溶液不变色 原因分析 可能是氧气不纯 可能是滤纸破损 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 大烧杯内壁上可能有杂质与氨气反应 A.A B.B C.C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