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098166

【核心素养目标】冀人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3.8 雨水侵蚀地表 (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5-04-2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2次 大小:385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案,格式,地表,侵蚀,雨水,下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 雨水侵蚀地表 教学设计共_1_课时 执教人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通过模拟实验来探究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用文字、图画、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描述实验中的现象。 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在小组内交流结果和想法。 教学重点 设计模拟实验,探究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 教学难点 关注自然界的侵蚀现象。 教具使用 PPT 学情分析 第__1__课时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图片 观察图片,我们发现,大雨过后,我们经常会看到地面上出现一道道的沟壑。 有同学知道这是怎样形成的吗? A:因为水把土壤冲走了 B:我认为一些松软的土壤吸水之后变硬了,出现沟壑了。 接下来,我们来探究一下吧! 探究 活动:流动的雨水对地表的影响 当雨水较大时容易形成溪流,溪流对地表会产生什么影响? 小组讨论: 请同学们依据自己课下搜集到的资料,与同学们讨论。 小组展示汇报。 其他小组成员提问、补充。 讲解: 溪流对地表有侵蚀作用,地表会形成许多溪流和沟壑。 实验操作: 材料:水 槽、托盘、塑料瓶、土壤、小石子、木块等。 实验方法: 先用土壤、小石子在托盘中制造一个小景观,再将托盘斜放在水槽里,最后挤压装水的塑料瓶,让水从瓶盖上的小孔喷出,浇在土壤上。 小组同学要分工合作,实验现象不明显就多做几次。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根据实验实验现象,我们能得出什么实验结果呢? 根据实验结果推想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是怎样形成的。 讲解: 黄河水流经过黄土高原是侵蚀作用,黄土高原被侵蚀成千沟万壑土地支离破碎;而在下游流速减慢却起到沉积作用,形成了平坦辽阔的冲击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上堆积的黄土等物质为华北平原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材料,黄河等大小河流则是搬运这些材料的“传送带”。可以说,没有黄土高原,就没有今天的华北平原。 应用与拓展 认识强降雨带来的灾害 强降雨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当某一地区连降暴雨时,常会突发山洪、泥石流等,造成水库垮坝、江河横溢、房屋被冲塌、农田被淹没、交通和电信中断,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让我们一起搜集资料,并记录下来。 当堂训练 最容易被雨水冲走的是土壤中的( ) 沙砾 沙 黏土 当堂检测 我们长能看到地表有沟壑,这是由于( )造成的。 动物 风吹 雨水的流动 板书设计 雨水侵蚀地表 侵蚀 课后反思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