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10197

将相和 课件

日期:2024-06-1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99640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将相,课件
  • cover
课件34张PPT。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尽读史官所藏图书。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相关链接 司马迁与《史记》 本课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史记》作者是汉代的司马迁。它既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著作,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用为人物写传的形式来反映历史,成功地描写了众多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当时比较强的国家有七个,即秦、楚、齐、赵、燕、魏、韩,称为“战国七雄” ,秦国是最强的一个。课文中所讲的赵国紧挨着秦国,另一边是富强的齐国,处于两大强国之间的赵国,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措施,有关系国家兴亡的重大意义。了 解 背 景1、速读课文,讨论交流。 ①在书上画出“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   ②它由几个独立的小故事组成的?你能给出小标题,并进行分段吗? ③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将相和 这是一个流传了千百年的动人故事,是我国历史上光彩不灭的佳话。从“和”字可以推想出什么?璧 诺 怯 瑟 缶 拒 卿            (qiè)(bì)(和氏璧)(nuò)(许诺)(fǒu)(jù)(拒绝)(sè)(鼓瑟)(击缶)(qīng)(上卿)(胆怯)生 字赵璧召诺 怯瑟拒诸荆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同心协力 攻无不克 渑池会见 理直气壮 为难 推荐 抵御 胆怯 廉颇 侮辱 鼓瑟 击缶 上卿 蔺相如 我会读 课文主要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 “和”到“不和”再“和好”的故事。这 个故事发生在_____时候,主要讲了 _____,_____,_____ 三个故事。战国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默读第一大段,想一想这个故事是怎么  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呢? ① 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非常着急? ② 蔺相如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对表现人  物品质有什么作用?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话,体会一下他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③ 蔺相如是如何与秦王展开斗争做到完璧归赵的?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完璧归赵勇敢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默读课文第二大段,想一想这段主要讲了  一些什么事?主要人物是谁?还提到谁? ① 秦王约赵王渑池会见,赵王为什么决定不下,蔺相如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② 渑池会上,秦王逼赵王鼓瑟,赵王为什么不好推辞?蔺相如是如何做的,如何说的? ③ 渑池之会的结果怎样?廉颇起了什么作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蔺相如大智大勇,连连立功,职位比老将廉颇都高了,这样就引起了“将”和“相”之间的什么问题呢? 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渑池之会他真正靠的是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爱国精神。同学们,再想想,蔺相如立功究竟靠的是什么? 默读课文第三大段,想一想主要写了谁和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