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109629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统编版语文七下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竹里馆 教案

日期:2024-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12083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三,竹里,诵读,古诗词,课外,单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竹里馆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诗歌主旨。 3.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从而得到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通过学习课外古诗词,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传承国学经典,提升文化素养。 语言运用︰能声情并茂诵读诗歌;能解释诗句重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 思维能力∶结合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有关知识,把握诗歌的情感,了解诗歌的艺术特色,学习鉴赏古诗词的技巧。 审美创造:感受诗词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培养学生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 【课时安排】共1课时 【教学过程】 【图片导入】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 “诗佛” 1.字摩诘,河东(治所在今山西永济西)人。 2.九岁就负有才名,二十一岁、开元九年(721)进士。曾一度奉使出塞,此外大部分时间在朝任职,后官至尚书右丞。晚年闲居蓝田辋川别业,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3.王维虔信佛法。王维的名字本身就深含禅机,他名维,字摩诘,连读恰为“维摩诘”。 【背景资料】 《竹里馆》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他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 【朗读诗歌】(播放音频) 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竹 里 馆 王维 独坐/幽篁(huáng)里, 弹琴/复长啸(xiào)。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精读细研】 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幽篁:幽,深的意思,篁,指竹林。 啸:(人)撮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 译文:独自一人坐在幽深寂静的竹林里,一边弹着琴一边清脆地发出长啸的声音。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深林:这里指” 幽篁” 。 相照:照射我,意思是明月来陪伴我。 译文:在这片幽深的竹林里,没有人知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来(与我)相伴。 竹 里 馆 王维 独坐/幽篁(huáng)里, 弹琴/复长啸(xiào)。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翻译:独自一人坐在幽深寂静的竹林里, 一边弹着琴一边清脆地发出长啸的声音。 在这片幽深的竹林里,没有人知道(我在这里), 只有一轮明月来(与我)相伴。 【合作探究】 再读诗歌,思考以下问题: 1.请简要分析“竹”这一艺术形象在诗中的作用。 诗中的竹与夜色、明月一起,营造了幽深静谧的氛围,烘托了诗中抚琴者特立独行、自在放旷的形象,表现出诗人醉心美好自然、厌弃纷杂俗世的志趣。 2.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请赏析“独坐幽篁里”这句中的“独”字。 “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并不觉得孤独,时而弹琴,时而长啸,体现了作者的与众不同,本心追求高雅,悠然自得、无拘无束、豪放洒脱。 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为什么这样写? 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进一步渲染孤寂的情绪和气氛。“明月”是高洁之士的象征,诗人把“明月”引以为知心的“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4.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时而独坐冥想,时而弹琴,时而长啸,无人来扰,到了夜晚,自有明月相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