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112798

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1.2.1 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 教案(第一课时)

日期:2024-06-26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0次 大小:15031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高二,有机物,第一,教案,提纯,分离
  • cover
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第一课时 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 教学目标: 1.知道怎样研究有机化合物应采取的步骤和方法。 2.会根据有机机物的性质利用蒸馏、重结晶和萃取等方法对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离提纯。 素养目标: 通过蒸馏、重结晶和萃取等有机化合物分离、提纯的学习,发展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重、难点: 蒸馏、重结晶和萃取等有机化合物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 教学过程: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 学习任务一:分离、提纯 (一)分离、提纯物质的原则是什么 ①不引入新杂质(不增); ②不减少提纯物质的量(不减); ③效果相同的情况下可用物理方法的不用化学方法; ④可用低反应条件的不用高反应条件。 (二)有机物为什么要进行分离、提纯 1.从天然资源中提取有机物,通常得到的是含有_____的粗品。在工厂生产、实验室合成的有机物往往也混有未反应的____和反应_____等。 2.进行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的研究,首先要获得_____的有机物。粗品必须经过_____、_____才能得到较为纯净的物质。 (三)有机物分离、提纯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提纯含杂质的有机物的基本方法是利用有机物与杂质_____性质的差异将它们分离。在有机化学中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有_____、_____、_____ 1.蒸馏: 利用混合物中各种成分的_____不同,而使其分离的方法。 ⑴适用范围:常用于分离、提纯_____有机物; ⑵条件:有机物热稳定性较____、含少量_____与杂质沸点相差____。 如,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得到的液态混合物中含二氯甲烷(沸点40℃)、三氯甲烷(沸点62℃)和四氯化碳(沸点77℃) ,分离提纯它们的方法就是蒸馏法。实验室常用的蒸馏装置如图1-7所示。 2.萃取 (1)液-液萃取: 利用_____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_____不同,将有机物从一种溶剂_____到另一种溶剂的过程。 ①作萃取用的溶剂叫_____。常用的萃取剂:乙醚(C2H5OC2H5)、乙酸乙酯、二氯甲烷等。 ②将萃取后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叫_____。 补充:碘水中用四氯化碳萃取碘的实验 (2)固-液萃取: 用有机溶剂从_____中溶解出待分离组分的过程。 3.重结晶———分离、提纯固体有机物。 (1)原理:利用被提纯物质及杂质在同一溶剂中的_____不同,而将杂质除去 (2)关键:选择适当的溶剂 选择溶剂的要求: ①杂质在溶剂中溶解度_____或_____,易于除去。 ②被提纯有机物在此溶剂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___,能够进行冷却结晶。 (3)如果重结晶所得的晶体纯度不能达到要求,可再次进行_____提高纯度 探究: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 [问题] 某粗苯甲酸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和泥沙,提纯苯甲酸需要经过哪些步骤? [资料] 苯甲酸可用作食品防腐剂。纯净的苯甲酸为无色结晶,其结构可表示为 ,熔点122℃,沸点249 ℃。苯甲酸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 [实验] (1)观察粗苯甲酸样品的状态。 (2)将1g粗苯甲酸放入100mL烧杯,加入50mL蒸馏水。加热,搅拌,使粗苯甲酸充分溶解。 (3)使用漏斗趁热将溶液过滤至另一烧杯中,将滤液静置,使其缓慢冷却结晶。 (4)将滤液完全冷却后滤出晶体,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将晶体铺在干燥的滤纸上,晾干后称其质量。 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 [讨论] (1)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的原理是什么? 原理: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将粗苯甲酸溶于热水,过滤可以除去不溶性的泥沙,可溶性杂质食盐等在苯甲酸结晶时留在母液中,从而达到提纯的目的。 主要操作步骤:①加热溶解;②趁热过滤;③冷却结晶;④过滤、洗涤;⑤干燥;⑥称量。 (2)溶解粗苯甲酸时加热的作用是什么?趁热过滤的目的是什么? 溶解更多的苯甲酸,有利于冷却时结晶析出;防止过滤时苯甲酸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