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 变化的物体 同步练习 三年级下册 大象版(2017秋)科学 含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物质没有改变的是( )。 ①打碎的玻璃瓶 ②磨损的鞋底 ③用大米酿成的醋 ④发霉的面包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2.下列选项中物质发生改变的是( )。 A.削出的铅笔屑 B.蜡烛燃烧 C.拉变形的弹簧 3.一个物体的长、宽、高分别是60、45、75厘米,猜想这个物体是( )。 A.课桌 B.电视机 C.课本 4.下列变化过程中,物质发生了变化的是( )。 A.土豆切成土豆丝 B.面团炸成油条 C.木头做成课桌 5.下列过程中,物质发生变化的是( )。 A.铁钉生锈 B.木头做成椅子 C.西瓜榨成汁 6.下列变化中,产生了新物质的是( )。 A.木头制成桌椅 B.纸张燃烧 C.纸剪成窗花 7.食物腐败后( )。 A.还是原来的食物 B.能够进行分离还原 C.产生了新物质 8.一块质量为100g的冰融化成水后,它的质量( )。 A.仍是100g B.大于100g C.小于100g 9.下面的做法中,使物质发生变化的是( )。 A.用一张卡纸,制作了一架纸飞机 B.把一张纸放在火上燃烧 C.用剪刀把一张纸剪成两半 10.下列选项中,物质发生变化的是( )。 A.自行车车胎漏气 B.牛奶变酸 C.晾干湿衣服 D.雕刻玉石 二、填空题 11.拉烩面片时,面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没有产生( )。 12.妈妈炒菜时把土豆切成了丝,_____变了,物质_____(填“有”或“没有”)变化。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物质没有改变的是物理变化,也就是在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打碎的玻璃瓶是形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磨损的鞋底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用大米酿成的醋、发霉的面包都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C符合题意。 2.B 【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削出的铅笔屑、拉变形的弹簧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3.A 【详解】由长方体的特征及生活经验可知,一个物体的长、宽、高分别是60、45、75 厘米,这个物体可能是课桌。一个物体的长、宽、高分别是60、45、75 厘米,这个物体可能是课桌。 4.B 【详解】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就是否产生新物质。土豆切成土豆丝、木头做成课桌只是形态上发生了变化,并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面团炸成油条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5.A 【详解】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铁钉生锈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木头做成椅子、西瓜榨成汁都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是物理变化。 6.B 【详解】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常常伴随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等。木头制成桌椅和纸剪成窗花发生物理变化。下列变化中,产生了新物质的是纸张燃烧,发生化学变化,所以B符合题意。 7.C 【详解】食物腐败后有异味、味道和气味都发生了变化,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说明食物腐败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腐败的食物已经不是原来的食物了,是绝对不可以食用的,且无法进行分离还原。 8.A 【详解】冰融化由固态变为液态,体积变小,但是质量不变。一块质量为100g的冰融化成水后,它的质量仍是100g。 9.B 【详解】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即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即为物理变化。把一张纸放在火上燃烧是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