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113909

6《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学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4-06-1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3次 大小:3353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学案,2022-2023,学年,统编
  • cover
记念刘和珍君 为了忘却的记念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反复诵读,主动积累、梳理、整合,把握鲁迅特有的文字表达风格。 思维发展与提升 辩证思考,同中求异,比较同样是抒发悼念的感情,两篇文章在具体风格和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学会比较阅读。 审美鉴赏与创造 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刘和珍、白莽等爱国青年渴求真理,勇于斗争的优秀品质,并能够继承与发展。 文化传承与理解 结合历史背景研读作品,探寻革命文化;理解作品内涵,获得崇高体验以及革命传统的浸润;感受理想信念,形成正确世界观。 教学重点 明确作者思想,深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品味文中富含深意的句子。 教学难点 结合历史背景研读作品,探寻革命文化;理解作品内涵,获得崇高体验以及革命传统的浸润。感受理想信念,形成正确世界观。 教学方法 讲读结合,鼓励学生收集有关刘和珍和文联五烈士的相关资料;读写结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进行读写训练。 学习活动一:了解作家及写作背景 了解作者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原名    ,字   ,浙江绍兴人。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 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作品集有: 小说集:《 》《 》《 》(历史小说〕 散文集:《 》 散文诗集:《 》 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高度评价: 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称为“民族魂” 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回姚克合写的悼念“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所作的挽联: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 ;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 。 二、创作背景 《记念刘和珍君》 《为了忘却的纪念》 段祺瑞执政府时期;刘和珍遇害后第14天,作者参加刘和珍追悼会后第7天。 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白色恐怖时期;五烈士遇害两周年。 二者都创作于社会黑暗且动荡不堪的时期。 学习活动二:初读课文,概括事迹,理解文本内容 梳理结构,理解文本内容 《记念刘和珍君》 (1-2):介绍写作缘由 (为何写) (3-5):叙述生平及遇难经过(写什么) (6-7):总结教训,指明意义(有何用) 《为了忘却的记念》 纪念白莽: 纪念柔石: 再忆白莽: 又念柔石: 无法忘却: 二、两篇文章同为记念性质的散文,两篇文章分别记念了谁?她(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1、请筛选出她(他)的主要事迹,并概括出其性格品质。 人物 主要事迹 性格特点 刘和珍 白莽 柔石 三、作者在塑造他们的形象时,采用的方式有何异同呢? 塑造方法的相同点: 塑造方法的不同点: 两篇中除了主人公,作者还写了哪些人? 《记念刘和珍君》 类别 人物 情感态度 《为了忘却的记念》 类别 人物 情感态度 概括主旨: 《记念刘和珍君》通过回忆与刘和珍的交往和对“三一八”惨案烈士情形的描述,愤怒地控诉了段祺瑞执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了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流言,赞颂了革命烈士们的崇高精神,并以沉痛的心情表达了自己的哀思和尊敬,严肃总结了“三一八”惨案的教训与意义,他从“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规律出发,冷静地总结血的教训,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的方式,激励人们“更奋然而前行”。 《为了忘却的记念》通过对白莽、柔石等五烈士生平及遇难情况的回忆,高度赞扬了烈士们的善良、执着、坚忍的优秀品质,抒发了对烈士的沉痛悼念和无限尊敬之情,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革命作家的卑劣行径,表达了作者化悲痛为力量、与黑暗势力不懈斗争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念。 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