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116645

教科版(2017秋)科学 六年级上册 4.3 电和磁(教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129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科,2017,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 cover
《电和磁》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64到65页探索1电产生磁 二、教学目标: 1、通过重演奥斯特实验认识到通电直导线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知道电可以转换成磁。 2、模仿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能够运用通电线圈能使指南针偏转明显的性质,检测废电池是否有电。 3、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细致观察、善于思考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课件、电池、小灯泡、导线、指南针等。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通电后的导线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即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难点:对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通过分析做出解释。 五、内容分析: “电和磁”,是围绕电能和磁能的转换开展教学的,让学生随着人类发现电和磁的脚步,循序渐进地了解人类是如何发现电能和磁能可以转换,得出电产生磁,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探究性和趣味性。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电和磁的发现之旅 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这就是电和磁之间的秘密。让我们一起踏上奥斯特的发现之旅吧!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科学家的敬仰之情,从而能对自然现象产生好奇心 1、(教学提示:出示小灯泡、电池盒、开关、导线和电池。)大家回想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如何能点亮小灯泡?(预设:用导线将小灯泡、电池和开关连起来,再闭合开关,小灯泡就亮了。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路线。 从电池正极出发,经过灯泡,回到电池负极,形成回路 2、提问:(教学提示:出示指南针。)如何在不触碰小磁针的前提下使它偏转呢?(预设:用磁铁靠近指南针,小磁针就会发生偏转。小结:说明当小磁针发生偏转时,周围存在有磁性的物体。 【设计意图】从学生学过的“点亮小灯泡”和“磁铁能让小磁针偏转”导入,再通过提问将电与接下来要学的磁相关联,能让学生更顺利地接受与他们熟悉的事物相关联的新事物。 (二)、探究新知: 探索:用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观察导线是否会产生磁性 1、实验方法:把通电导线放指南针上方,并且与导线一致。 2、实验提示: (1)组装一个电路,点亮小灯泡,以确保电路是通路。 (2)将指南针放在桌上,指针停止摆动时,观察指南针指向什么方向。 (3)断开开关,把电路中的一根导线拉直,放置在指南针上方,并让导线的方向与磁针所指的方向一致。 (4)合上开关,观察指南针有什么变化。⑤反复实验几次,观察并记录现象。再断开开关,观察指南针又有什么变化。 (5)反复实验几次,观察并记录现象。 3、交流讨论: (1)指针偏转肯定与什么无关?(与导线无关,因为导线不通电时磁针不偏转,通电时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线能产生磁性,) (2)磁针偏转与电流有没有关系?(与电流有关系,因为通电时磁针才偏转) 实验记录: 电路状态 现象 现象分析 合上开关 小灯泡 灯泡发亮 通电导线能让指南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线能产生磁性 指南针 轻微偏转 断开开关 小灯泡 灯泡不亮 指南针 不偏转 【设计意图】通过重演科学家奥斯特发现电能生磁的实验,再经过小组研讨,得出电和磁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体验到科学发现的重要价值。 实验结论:电能产生磁性 结语:这就是奥斯特发现之旅,通电电线靠近指南针,指南针发生偏转,电产生磁。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的习惯,养成做事情有始有终的习惯。 七:配套练习 1、通电导线拉直后靠近指南针的上方,与指南针方向一致。接通电流时指南针 断开电流指南针 2、实验记录: 电路状态 现象 现象分析 合上开关 小灯泡 指南针 断开开关 小灯泡 指南针 通过实验:你发现电能产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