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125985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四年级下册2.7.声音的变化 (课件14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29209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青岛,2.7.,14张,课件,变化,声音
  • cover
(课件网) 第2单元 声音的秘密 声音的变化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声音有高低和强弱之分。 (2)知道物体振动的变化会使声音的高低、强弱发生改变。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对声音高低、强弱不同的原因进行探究。 (2)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制作水杯琴探究声音变化的原因。 科学态度目标 (1)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种方法,完成有关声音高低、强弱的探究,体会创新的乐趣。 (2)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活动。 (3)能分工协作,进行合作探究。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声音高低、强弱变化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新课引入 听音辨乐器 声音有大小轻重的变化,声音还有粗细的变化等。 感受自然界中声音的变化 描述声音,发出声音 你能用“高、低、强、弱、悦耳、刺耳”等词语描述听到的声音吗? 你能发出音调高低不同,响度强弱不同的声音吗? 改变声音的高低 钢尺实验 伸出桌面的长度(cm) 5~6 10~11 15~16 振动快慢 声音高低 改变声音的高低 橡皮筋实验 橡皮筋的松紧度 松 较松 紧 振动快慢 声音高低 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改变声音的强弱 敲鼓实验 ①将碎纸屑均匀地撒在鼓面上。 ②轻轻敲击鼓面,仔细听鼓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鼓面上碎纸屑震起的高度。 ③用力敲击鼓面,仔细听鼓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鼓面上碎纸屑震起的高度。 ④重复用不同力度敲击鼓面,多次观察和比较。 振幅 平衡位置 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制作水杯琴 奇妙的水杯琴 ①将7个水杯排成一排。 ②利用量筒,按水量从少到多的顺序依次为每个水杯加入适量的水。 ③用同样的力度轻轻敲击水杯,通过增减水的方式,调节每个水杯的音调,形成7个音阶。 ④用制作好的水杯琴弹奏音乐。 装的水越多,音调越( )。 我国的古琴 拓展活动 人们对声音还有哪些应用? 总结 高低: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强弱: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强; 物体的振幅越小,发出的声音越弱。 声音的变化 (1)填空。 ①声音有( )和( )之分。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大,声音越( );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小,声音越( )。 ②“大声喧哗”和“窃窃私语”两种情景的声音强弱不同,这是因为物体振动的( )不同。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①歌手在演唱高音时声带振动比演唱低音时的快。( ) ② “锣鼓喧天”描述的是声音很高。( ) ③声音越大,音调越高。( ) ④听到较强和较弱的声音时,鼓面的振动幅度一样。( ) (3)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来描述。 A.音量 B.音高 C.音调 ②不断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关于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声音变化说法错误的是( )。 A.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声音越低 B.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C.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基础达标 ③在吉他上弹出“3”和“5”两个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5”时用力比弹“3”时用的力大 B.琴弦发音“5”时比琴弦发音“3”时振动慢 C.琴弦发音“5”时比琴弦发音“3”时振动快 ④在站台听火车由远而近时,耳朵周围的空气振动幅度( )。 A.越来越大 B.越来越小 C.没有变化 基础达标 综合探究 (1)根据图中所示现象判断音叉发出的声音的强弱。(在括号里填“强”或“弱”) (2)用钟锤敲击如右图所示的编钟,轻敲或重敲同一只编钟,编钟发出的声音的( )不同;用相同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编钟发出的声音的( )不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