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130126

25挑山工 教案

日期:2024-06-0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2次 大小:222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挑山,教案
  • cover
《挑山工》教学方案 教材解析 《挑山工》是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最后一篇略读课文。本课写“我”在登山时碰到了一位挑山工,发现他虽然身挑重物,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慢,最终先到达山顶。从中我们领悟到一个人生哲理: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朝着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教学目标 1.认识“泰、杖”等5个生字,积累生字组成的新词。 2.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阅读,从挑山工登山的行动中学习他们向着目标,脚踏实地,一个劲儿向上攀登的精神。 3.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 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阅读,从挑山工登山的行动中学习他们向着目标,脚踏实地,一个劲儿向上攀登的精神。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挑山工的话中蕴含的哲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师:每天上楼下楼爬楼梯有什么感觉? 点生发言 1.(出示泰山台阶图)要是登这样一座山呢?再身担重物呢? 2.出示课文挑山工图片,再出示句子 ①: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点生读句子,说感受。 ②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 点生读句子,说感受。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这幅画背后来认识这位挑山工。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词语: 泰山 敞开 拘束 耽误 包蕴 拴着 褂子 青竹杖 光溜溜 沉甸甸 黑黝黝 黑生生 心悦诚服 意味深长 3.识记生字:(形近字识记) 泰(泰山) 敞(敞开) 拘(拘束) 杖(拐杖) 蕴(蕴含) 秦(秦朝) 蔽(隐蔽) 驹(马驹) 仗(打仗) 温(温度) 4.理解词语: 包蕴:包含、蕴含。 心悦诚服:真心地服气或服从。 意味深长: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5.朗读句子,说一说“这位山民”指谁? 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感到这位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6.回顾课文内容,想一想课文围绕着“我”和“挑山工”向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我”在登山时碰到了一位挑山工,发现他虽然身挑重物,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慢,最终先到达山顶。“我”从中受到启发,被“挑山工”的精神所激励。 细读感悟 1.默读课文,找到描写挑山工动作、外貌、语言的句子,做上标记读一读,和同桌交流你的感受。 2.挑山工的动作 (1)出示文本:登山的时候,他们一条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条胳膊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使身体保持平衡。他们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从台阶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到了台阶右侧,就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每转一次身,扁担换一次肩。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预设:挑山工的登山姿势是:一条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条胳膊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使身体保持平衡。他们的登山路线是折尺形的,和直线相比,他们所走的路会更长更曲折。 板书:姿势、路线 (3)奇怪的是,挑山工走了更远的路,所花的时间却并不比游人多,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看挑山工的外貌。 3.挑山工的外貌 (1)出示文本一:我们在山下买登山用的青竹杖,遇到一个挑山工,矮个子,脸黑生生的,眉毛很浓,四十来岁,敞开的白土布褂子中间露出鲜红的背心。 出示文本二:他把褂子脱掉了,光穿着红背心,现出健美的黑黝黝的肌肉。 (2)点生读句子,说一说你的感受。 预设一:从挑山工的个子、肤色和眉毛还有衣着,我感受到他们的质朴,尤其是“黑生生”的脸让我想到了他们风吹日晒、辛苦的劳动。 预设二:从“健美的黑黝黝的肌肉”我想象到,这些挑山工们重复干着这些花大力气的工作,难怪挑着沉甸甸的物品走那么远的路还能不落后于这些游客。 师:“我”终于问出了心中的未解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