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138059

第十三章 生物的多样性 章节练习(含解析) 生物八年级下册 北京版

日期:2025-05-15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7次 大小:6094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生物,第十三,多样性,章节,练习,解析
  • cover
第十三章 生物的多样性 章节练习 生物八年级下册 北京版 一、单选题 1.噬菌体是指(  ) A.专门寄生在人体细胞里的病毒 B.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 C.专门寄生在昆虫细胞里的病毒 D.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 2.与大部分植物细胞相比,酵母菌不具有的结构是 A.细胞壁 B.叶绿体 C.细胞核 D.细胞膜 3.下列可以进行分裂生殖的微生物是(  ) A.酵母菌 B.醋酸菌 C.猴头菇 D.青霉菌 4.海带和紫菜与下列哪种植物同属于一类的是( ) A.衣藻 B.蕨菜 C.白菜 D.满江红 5.日前,全国血吸虫病诊断网络平台会议暨平台进行管理研究培训班在江苏省镇江市召开,会议通报了全国血吸虫病诊断网络平台建设进展情况,宣布了全国第一批县级血吸虫病诊断网络实验室确认单位,血吸虫属于( ) A.腔肠动物 B.软体动物 C.扁形动物 D.线形动物 6.草履虫的伸缩泡有什么功能(  ) A.呼吸和排泄 B.消化和吸收 C.进行运动 D.排泄废物和多余水分 7.下列生物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 A.绿浓杆菌噬菌体 B.变形虫 C.酵母菌 D.大肠杆菌 8.鸟类的双重呼吸指的是 ( ) A.用皮肤和肺呼吸 B.幼体用鳃、成体用肺呼吸 C.用气囊和肺呼吸 D.吸气和呼气肺都进行气体交换 9.中华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是我国特有的大型溯河洄游性鱼类,中华鲟的生殖方式是(  ) A.体内受精、卵生 B.体内受精、胎生 C.体外受精、卵生 D.体外受精、胎生 10.如图表示甲、乙、丙、丁四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表中与之相符的是 甲 乙 丙 丁 A 植物 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 葫芦藓 B 微生物 真菌 病毒 细菌 C 脊椎动物 哺乳动物 鸟类 蝙蝠 D 抗体 抗原 白细胞 免疫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1.细菌与动植物细胞最大的不同:_____。 12.这些是小明在校园调查时记录的生物名称:狗尾草、火炬红、红蜘蛛、松树、榆树、蚯蚓、小鸟、马齿苋、一串红、丁香、柳树、山桃、苍耳、蜻蜓、蚂蚁、蚊子、鼠妇、万寿菊,请你帮他分成两类(动物与植物),并说明理由._____ 13.请说出双名法的字体:Rosa chinensis为月季的_____部分,均为_____文,并为_____字;Jacquem为命名者_____部分,为_____体。 14.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有利于_____,同时有利于扩大植物的_____. 三、综合题 15.请举例说出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图A中的家畜是人类食物中_____的重要来源。 (2)图B、C中的野生动物在维持_____的稳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皮毛有特有的经济价值。 (3)图D中的导盲犬、军犬、马等是人类得力的_____。 (4)图E中的鼠类猖獗会对_____造成危害,有时还会传播_____,必须进行合理防控。 四、实验探究题 16.小麦赤霉病由镰刀菌属真菌引起的,是我国小麦生产上最具威胁的流行性病害之一。为筛选出对小麦赤霉病有效的防治药剂,某兴趣小组用百农4199(小麦品种)进行实验。将土壤肥力均匀一致的试验田分多区,每小区面积30m2。用不同药剂处理(①②③④⑤组,每组用水量为450kg/hm2)随机喷洒,每个区重复喷洒4次。施药30天后,进行调查,采取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调查,每点调查100穗。计算病穗率、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结果如下: 表: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 组别 药剂及组合 有效成分用量ga.i./hm2 病情指数 防治效果(%) ① 25%氰烯菌酯SC 187.5 0.94 82.43 ② 50%多菌灵WP 750 11.13 78.88 ③ 430g/L戊唑醇SC 154.8 1.67 68.79 ④ 430g/L戊唑醇SC+25%氰烯菌酯SC 342.3(154.8+187.5) 0.92 82.80 ⑤ 430g/L戊唑醇SC+50%多菌灵WP 904.8(154.8+750) 1.12 78.07 ⑥ 清水 5.35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引起小麦赤霉病的镰刀菌与大肠杆菌在细胞结构方面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镰刀菌具有_____。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