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145077

4.5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课件 (19张)

日期:2025-05-2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55335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
  • cover
(课件网) 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及其防治措施 环境保护 第四章 第五节 1.了解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及主要生态问题。  2.针对某一生态环境问题,说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3.理解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及其相应的防治措施。  学习目标: 目 录 中国生态环境问题防治措施 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 01 02 快问快答 这里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 植被类型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土地次生盐碱化现象严重。 黄淮海平原 这里是我国原始森林的集中分布区之一; 地势陡峭,山区面积广阔; 受夏季风的影响,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石质荒漠化严重。 位于我国的西部地区,气候高寒是当地的显著特点,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草场面积广阔,是我国四大牧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湿地分布区; 由于人口贫困、过度放牧,草场退化明显 云贵高原 青藏高原 一 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特点 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 1.现状:非常严重。 2.原因:有自然原因,但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表现为巨大的人口压力和不合理的开发活动。 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区 A.区域 位置: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大兴安岭西侧、内蒙古高原 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草地退化、土地沙化 半干旱地区气候较干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 B.区域 位置: 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土壤侵蚀、土地沙化、草场退化 自然原因: 干旱半干旱气候,气候干燥降水少,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原因: 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 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区 C.区域 位置: 黄淮海平原区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土壤侵蚀、次生盐渍化 自然原因: 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 人为原因: 人口稠密、过度开垦 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区 D、E.区域 位置: 南方亚热带低山丘陵地区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土壤侵蚀、石漠化 自然原因: 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以丘陵为主 人为原因: 人口稠密、过度开垦 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区 F.区域 位置: 横断山区、云贵高原西部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土壤侵蚀,森林破坏严重,多样性锐减 自然原因: 地质条件复杂,地形崎岖,季风气候,降水集中 人为原因: 过度开垦、过度砍伐 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区 G.区域 位置: 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谷地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草场退化、土壤侵蚀、湿地 萎缩 自然原因: 高寒气候、降水少、土壤贫瘠 人为原因: 过度放牧,过度开垦 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区 3.区域性特点 (1).森林破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华南林区。 (2)土壤侵蚀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东南丘陵。 (3)草地退化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牧区。 (4)生物多样性锐减主要分布在林区、草原、近海海域。 习题练习 抱坡岭是三亚市一座山体裸露、地形起伏较大的废弃石灰岩矿山,自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以来,抱坡岭成为首批山体修复试点工程之一,相关部门采取了削坡退台、设置V型槽等综合治理办法恢复山体的生态环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抱坡岭需要人工修复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山体坡度大,涵养水土的能力差自我修复能力丧失 B.处于台风多发区易引发地质灾害 C.石灰岩易风化,造成危岩崩落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D.美化环境,增加旅游景点 2、每一级退台都设置为外缘高、内部低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滑坡风险 B.增加生物多样性 C.提高土壤透气性 D.便于汇集雨水 3、适合用于该山体修复的植被的最主要特点应具有( ) A.耐涝 B.耐旱 C.耐贫瘠 D.耐盐碱 A D C 二 中国生态环境问题防治措施 中国生态环境问题防治措施 生态问题成因:人口激增,对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索取>承载 改 调整经济结构 生活用能 改坡为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