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145912

1.2 分离定律(第1课时) 课件(共34张PPT)-高一生物必修2同步教学课件(苏教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153028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教学课件,同步,必修,生物,高一,34张
  • cover
(课件网) 第二节 分离定律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基础》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德尔实验获得成功的 原因 2.理解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过程及解释 3.掌握相关概念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阐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及性状分离的概念,解释性状分离现象 2.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难点: 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对对碰 A B C D E F 依据? 相似 差异 遗传 变异 遗传:子代与亲代个体之间 相似的现象。 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出现差异的现象。   让我们一起走进遗传学的殿堂,追循 140 多年前前人的步伐去探索-- 遗传的基本规律 性状 生物体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表现型 请一位同学讲述你所了解的孟德尔? 一、基因的分离定律 孟德尔于1822年出生于奥地利乡村(现在的捷克共和国),他童年时受到园艺学和农学知识的熏陶,对植物的生长和开花非常感兴趣。21岁那年,他到一所古典的修道院进修,后来又去中学做代课教师。1851年至1853年,孟德尔进入奥地利首都的维也纳大学,这3年的大学学习生活对孟德尔以后成为伟大的科学家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维也纳大学,有两位教授对孟德尔的影响最大,一位是著名物理学家多普勒竭力强调科学实验的重要性,鼓励孟德尔应用数学理论来分析解释自然现象和实验结果;著名植物生理学家昂格,激发起孟德尔对探讨植物遗传变异原因极大的热情。 大学毕业后,孟德尔一边继续担任神职,一边兼职在当地中学任教,同时继续从事杂交育种的实验研究。修道院为他提供了一小块土地,就在修道院的花园里,孟德尔进行豌豆的遗传育种研究并获得了重要的成果   孟德尔将从事了八年的实验整理成论文发表,但是当时并未引起任何反响,甚至台下的同仁都说听不懂!晚年孟德尔曾经充满信心地对他的好友说:“看吧,我的时代来到了。”这句话成为伟大的预言。直到孟德尔逝世16年后,豌豆实验论文正式出版后34年,他从事豌豆试验后43年后,预言才变成现实 。 思考:孟德尔为什么选择豌豆作为试验材料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自花传粉,这种交配类型叫自交。 1、豌豆是 传粉,且是 的植物 自花 闭花受粉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豌豆的花冠中,有一对花瓣始终紧紧地包裹着雄蕊和雌蕊。这使豌豆花的结构很适合自花传粉。 2、豌豆具有多对 性状。 种子形状 子叶颜色 黄色 绿色 种皮颜色 灰色 白色 圆滑 皱缩 豆荚形状 饱满 不饱满 豆荚颜色 绿色 黄色 花的位置 叶腋 茎顶 茎的高度 高茎 矮茎 相对 相对性状: 生物 性状的 表现类型 同种 同一种 不同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易于区分、 能稳定遗传的 1.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 A?家鸽的长腿与毛腿 B?兔的长毛和猫的短毛 C?番茄的红果和圆果 D?棉花的短绒与粗绒 E 水稻的早熟与晚熟   E 及时反馈 种子形状 种皮颜色 豆荚形状 这么多的性状,该怎么研究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简单 复杂 ( 先从一对相对性状入手,然后再分析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 茎的高度 紫花豌豆的花 正交 紫花豌豆的花 反交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结果:子代全为紫花 白花豌豆的花 白花豌豆的花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显性性状 F1(子一代) 紫花 隐性性状 白花 × 自交 F2(子二代) 性状分离 P(亲本) × 紫花:白花=705 : 224 为3 :1 思考: 为什么子一代中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紫色),而不表现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或是紫色和白色的中间色呢? 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是永远消失了还是暂时隐藏起来了呢? F2中的3:1是不是巧合呢? 其它六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数据 说明:出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