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160206

第四单元检测卷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无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44525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四,单元,检测,编版,语文,七年级
  • cover
第四单元检测卷 班级_____姓名_____学号_____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一、积累运用(30分) 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 (1) 烟 笼 寒 水 月 笼 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2)念天地之悠悠, 独 怆 然 而 涕 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3)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 畏 浮 云 遮 望 眼, 自 缘 身 在 最 高 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 岱 宗 夫 如 何?齐鲁青未了。 造 化 钟 神 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5)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 是 陋 室, 惟 吾 德 馨。(刘禹锡《陋室铭》) (6)古诗文阅读陶冶了我们的情怀:和郭茂倩探讨乐府诗,“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一句让我们领略了花木兰战场生活的艰难苦寒;与陆游漫步于山西村,在自然景物中悟出人生哲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告诉我们困境中也不要放弃希望。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shāng zhuó(商酌)性的意见。 (2)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xiū qì(修葺)一下。 (3)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diān pèi liú lí(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 (4)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先贤们秉持着bēi tiān mǐn rén(悲天悯人)的情怀立言于世。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3分) A.仲夏傍晚,华灯初上,大红灯笼倒映湖水之中,让永兴桥的倒影更显朦胧。 B.虽然“夸夸群”能让人得到一定的心理满足,但年轻人遇到压力时还是应该选择更健康的排解方式。 C.这道题他想了一个小时还是没有头绪,于是不耻下问,向老师请教。 D.交警帮助走失的男孩联系了他的父母,十分钟后,一脸焦急的父母匆匆赶来,接过男孩后如释重负,连声道谢。 〔解析:“不耻下问”,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句中表示向老师请教,不合语境〕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3分) A.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不仅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多数量人口生活品质的最大改善,而且兑现了对中国人民的承诺。(把“而且”改为“更”) B.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取决于这个人的努力和勤奋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在“勤奋”后加上“是否”) C.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成为爆款,原因是挖掘出了典籍里蕴含的思想精华,并让它穿透历史时空,与当下观众形成精神上的共振造成的。(删去“造成的”) D.在快速阅读时,我们把书捧远一些,可以增强30%的阅读速度。(将“增强”改为“提高”) 〔解析:语序不当,应把“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多数量人口生活品质的最大改善”和“兑现了对中国人民的承诺”互换位置〕 5.“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以“孝亲敬老,弘扬传统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10分) (1)任务一:请用楷书将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工整、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中。(加上标点符号)(2分) (2)任务二:请你根据所学的对联知识和给出的上联,拟写相应的下联。(2分) 上联:承恩不忘三春雨 下联: 示例:行孝常怀寸草心 (3)任务三:同学们发现名著中也有不少“父子(女)”形象。请在横线上填写人名或作品名。(3分) 父与子(女) 作品名 陈光蕊与唐三藏 《①西游记_》 父亲与迅哥儿 《朝花夕拾》 刘四与②虎妞 《骆驼祥子》 二强子与③小福子 《骆驼祥子》 (4)任务四:鲁迅在《朝花夕拾》中的《父亲的病》和《〈二十四孝图〉》中都表达过对“孝”的看法,请你分别谈谈鲁迅在《父亲的病》和《〈二十四孝图〉》中是如何看待孝道的。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