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17649

贵州省丹寨民族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1次强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10652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贵州省,1次,答案,试题,历史,强考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Ⅰ卷 选择题 (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把符合要求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21·世纪*教育网 1.在中国古代的信仰中,“社”是土神,“稷”是谷神,但“社稷”却被用做国家的代称。这主要是因为(  ) A.鬼神迷信思想盛行 B.中国古代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C.人们要依靠土地和谷物生存 D.国家的税收主要是土地上出产的谷物 2.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动物的出没时间和生活 特征,将十二种动物作为十二生肖:鼠、牛、虎、兔……下面关于十二生肖与古代农业文明关系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促进了精耕细作技术的形成 B.畜牧业是农业的基础 C.有利于安排农事,发展生产 D.家禽饲养,自成体系 3.标志着我国精耕细作传统农业在唐代发展到一个新水平的是(  ) 4.“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这是对哪项水利工程的评价(  ) A.隋唐时期的大运河 B.西汉的白渠 C.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D.战国时期的郑国渠 5.“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汉书·景帝纪》记载的这则诏令,反映了古代大河文明国家的(  )【版权所有:21教育】 A.中央集权制度 B.以农为本思想 C.重农抑商思想 D.聚族而居习俗 6.下图呈现的是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生产工具,其中涉及动力革新的有(  ) 7.西欧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 《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 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C.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 D.水利灌溉技术先进 8.《吕氏春秋》载“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 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汉书·食货志》载“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有关这两段话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这两段话是矛盾的  ②它们说明男耕女织相辅相成  ③家庭手工业在小农家庭中占有重要地位  ④封建剥削造成一些人不劳而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 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景德镇)。”这是18世纪初期法国流传的一首诗歌,它盛赞的是中国的(  ) A.瓷器 B.丝绸 C.铁器 D.青铜器 10.下列为某收藏家的藏品,据此判断该收藏家的生存年代不早于(  ) 11.古代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在《自然史》中写道:“中国或称赛里斯,在希腊古语里意思是丝。”你从此材料中获得的信息不包括(  )21·cn·jy·com A.中国在世界上曾被称为丝国 B.古代中国盛产丝和丝织品 C.中国的丝和丝织品远销欧洲 D.普林尼曾经来过中国 12.《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 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早市)。”这种现象的普遍出现开始于(  ) A.两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13.王世贞《四部稿》中记载:“大抵徽商……其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材料反映了徽商(  )21cnjy.com A.注重扩大经商范围 B.注重买田置地 C.注重资本积累,扩大投资 D.注重多样化经营 14.《九章算术》中的《均输章》第 27题:“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这则材料反映了(  ) A.实行抑商政策 B.汉代关税的数额相当高 C.农业的重要地位 D.对“市”严格管理 15.清政府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