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178096

小学主题班会 清明节介绍与假期安全 课件 (28张PPT)

日期:2024-05-23 科目:班会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2409593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小学,主题,班会,清明节,介绍,假期
  • cover
(课件网) 小学主题班会———清明节介绍与假期安全 清明 目录 清明节的由来 壹 清明节的习俗 贰 清明节的食物 叁 清明安全事宜 肆 清明 清明节的由来 壹 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大约始于周代,古时又叫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植树节、鬼节等,是重要的八个节日之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它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鬼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时节,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相传在春秋时代,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生活艰苦。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但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带着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 诗人笔下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晏殊·《破阵子·春景》 清明 贰 清明节的习俗 蚕花会 斗鸡 射柳 蹴鞠 插柳 扫墓 踏青 荡秋千 打马球 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清明祭祖,按照旧俗,一般在清明节上午出发扫墓,一是整修坟墓,在坟上插几枝嫩绿的新枝,为坟墓培上新土;二是挂烧纸钱、供奉祭品,叩头行祭拜礼。 扫墓祭祖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古人认为,放飞的风筝可以带走邪气与晦气。待风筝放高时,就剪断牵线,希望断线的风筝能带走自己的灾难和病患。 放风筝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 蚕花会 踏青,又叫探春、寻春。春暖花开的清明时分,结队出游,在凭吊先人的同时,感受春天气息。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 踏青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传说荡秋千可以驱除百病,荡得越高,象征生活过得越美好。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体质,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荡秋千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北方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后来渐渐传入民间,成为了大众喜欢的健身游戏。 蹴鞠 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北方插柳为了驱鬼辟邪;还有一种说法,此俗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介子推为明志守节而焚身于大柳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