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和表现形式,理解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理解地壳运动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对地貌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3)分析、判断内力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 2.过程与方法 (1)自主探究性学习,理解内力作用的三种表现形式,分析地貌成因。 (2)通过不同地貌景观以及地貌实例的比较、分析、归纳,加深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认识与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各种地貌的成因,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树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和变化发展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分析内力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表形态。 地壳运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教学难点】 地壳运动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对地貌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课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探究性学习法、案例教学法、讲述法 【教具】小黑板 【教学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分钟) 二、引入新课(4分钟) [教师讲述] 同学们,上课了。今天我们进入新课的学习,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68页,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这一章总共分为三节,分别学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山地和河流地貌的形成,我们这一节课是学习后两节课的基础,大家要好好听课,把知识点都掌握通透。既然我们是学习地表形态的塑造,现在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地表形态的概念,请同学们一起来朗读一下第68页地表形态的概念。 [学生回答] 地表形态是指地球表面的起伏状态,又称地形或地貌,是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地球表面特征。 [板书]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教师讲述] 地表形态也就是地形或地貌。我们以前初中学过地形的类型,大家还记不记得地形的类型有哪几种? [学生回答] 一共有五种,平原、高原、丘陵、盆地、山地。 [教师讲述] 对了,就是这五种,同学们要知道这五种地形类型是我们学习地理很重要的知识,所以一定要记住。我国是五种地形都具备的,多种多样的地形也使我国有很多著名的地形景观,例如泰山、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等等。就拿我们梅州来说,梅县就是处在盆地上,梅州本身也是有不少著名的地形景观,同学们出外旅游有没有去过一些有名的景点呢? [学生回答] 。。。。。。 [教师讲述] 同学们在游玩过程中是不是发现这些地形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可以知道地表形态是复杂的、千姿百态的,那么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如何营造的呢?我们以前听过很多的神话故事,例如夸父逐日、盘古开天辟地等,这些故事都有说到山和河流等是如何形成的,但是这些神话只是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作为一个地理学生,我们要用科学的眼光、地理的视角来看待事物。地表形态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板书] 第一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三、讲授新课(32分钟) [教师讲述]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究竟是来源于哪里?我们先来学习一个新的名词———地质作用,它是指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表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从地质作用的概念,我们可以知道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是地质作用,也就是说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地质作用形成的。而地质作用根据其能量来源,可以分为两类: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板书]一、地质作用 概念: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表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 内力作用 分类 外力作用 [教师讲述]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内力作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及案例1,同时思考以下4个问题,按照我们以往的学习小组来讨论,总结出一个答案,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然后老师叫小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