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18899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 登飞来峰 课件

日期:2024-05-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9440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教版,语文,七年级,飞来,课件
  • cover
课件11张PPT。登飞来峰北宋 王安石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嘉祐三年(1058)上书,提出改革政治的主张。他积极推行新法,抑制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但遭到保守派的激烈反对。晚年退居江宁(今南京),封荆国公,世称荆公。他的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本诗为北宋诗人王安石30岁时所作。皇佑二年夏,他在浙江鄞(yín)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正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yì),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飞来峰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飞来峰上有座千寻塔,听说清晨鸡叫的时候能看见日出。 翻译:我登上了飞来峰上的高塔,听人说清晨鸡鸣时从这儿能看到太阳升起。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翻译:不怕浮云层层遮住视野,都(只)因为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在教师的点拨下品味全诗(重点品味蕴含在诗中的哲理)1、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点拨要点:首句点明了地点,第二句紧承首句而来。通过具体的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一二句都是铺垫,在此基础上,诗人自然地写出三四句: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的层次。这两句是主旨句,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2、本诗是一首哲理诗,其中的哲理是如何揭示出来的?点拨:①哲理是从具体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来的。 ②哲理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达的。即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 ③由学生谈谈对这两句蕴含深刻的诗的理解质疑活动1、《登飞来峰》前两句,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2、“不畏浮云遮望眼”中的“浮云”在古代诗歌中常被用来比喻谗佞之类的小人 或其他消极事物。王安石此时还没有受到什么挫折或打击,应该说他的心境是积 极的,但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板书: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3、诗人借登飞来峰观赏景色,阐明了一个怎么样的哲学道理?同时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通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板书:登高望远 1.《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同样意境的语句是:_____,_____。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2.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主题思想)观察事物,解决问题,要站得高,看得远,否则会被眼前的小事物所羁绊。 小结《登飞来峰》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作于王安石29岁时。这是他出世以来,初显才能,胸怀包负的时期,表达了诗人踌躇满志的情怀。全诗将写景与抒怀紧密结合起来,从而突出了诗的主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