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5192298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下册科学 第三单元岩石和土壤 单元整理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07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7次 大小:3661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单元,教科,2017,四年级,下册,科学
  • cover
9.《岩石与土壤》单元整理 【教材简析】 《岩石与土壤》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对应课标的核心概念是地球系统,10.3岩石和土壤;以及人类活动与环境,11.1自然资源。本单元教材的设计,着力体现科学概念与科学探究双螺旋共生发展的编写思路,即指导学生充分开展观察、实验、描述、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科学实践活动,达到学生建构岩石和土壤相关科学概念的目的,同时采用总-分-总的方式来整体架构。 本单元第1课作为起始课,主要从了解岩石和土壤背后故事的视角,拉开本单元学习的序幕。2-7课,带领学生们探究岩石和土壤的组成、类别及特征等知识,构建起相关科学概念,培养相应科学探究能力。其中这一部分的设计又分为三个层次:2-4课是围绕认识岩石展开的;第5课作为过渡课,将岩石和土壤建立关联,指导学生初步认识到土壤是岩石风化而成的;6、7两课指向土壤来展开学习。第8课作为单元最后一课,是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回顾与梳理,认识到岩石、矿物和土壤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对岩石、矿物和土壤的认识获得整体提升。 【学情分析】 通过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岩石和土壤相关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加上第八课对岩石和土壤成分以及之间关系进行简单地回顾后,学生对本单元整体知识间的关联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由于学习周期较长,部分学生对于前期所学的观察和描述岩石和矿物特征的知识或多或少有所遗忘,以及不同学生掌握程度的不同,掌握得不好的学生对于岩石、土壤和矿物的知识还产生了一些混淆。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对单元知识的梳理,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以及土壤的主要成分,知道能利用观察、实验、比较等多种方法,描述岩石、矿物和土壤的特征。 科学思维:能运用分析与推理的方法,基于证据鉴别出不同的岩石;用比较、分类等方法,对单元内容进行梳理。 探究实践:梳理岩石和土壤的知识,并用思维导图进行整理与交流。 态度责任:通过对岩石和矿物的鉴别,进一步激发学生收集研究岩石和矿物的兴趣;在跨组研学和组内分享中,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能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分享。 【教学重难点】 重点:梳理本单元岩石与土壤的知识。 难点:梳理单元知识结构并迁移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 学生:1.每组提供一张A3纸(印有部分思维导图的内容)、黑笔、便利贴、岩石矿物标本盒(其中缺少两块岩石或矿物)、两块岩石或矿物、岩石矿物特征卡;2.每人一张思维导图、科学作业本。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1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 讲述: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两种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岩石与土壤,知道了他们的组成、类别、特征等,本节课我们一起进行单元整理,梳理本单元的知识。揭示课题:《岩石与土壤》单元整理(板书)。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明确本课学习任务。 二、梳理知识(30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每组提供一张A3纸、黑笔、便利贴、每人一张思维导图 1.提问:地球表面被坚硬的岩石包裹着,岩石在外力的作用下变成土壤。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关于岩石和土壤的知识? 2.师生交流,一起完成思维导图第一层分支的内容。 3.讲述:接下来,我们就将从岩石的组成、特征、土壤的主要成分、分类等方面对岩石和土壤分别进行梳理。我们的活动分三步进行,首先进行跨组研学,再组内分享,最后全班交流。 4.跨组研学。 (1)讲述:同学们请挑选自己打算梳理的组别,挑选“岩石组”的同学到岩石1-4组一起进行梳理,挑选“土壤组”的同学到土壤1-4组一起进行梳理,请同学们开始挑选,并到相应的小组。 (2)学生根据学习指南补充完成思维导图,教师巡回指导、点拨。 5.组内分享。 (1)讲述:请同学们回到原小组,准备分享啦! (2)学生回到原小组。 (3)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