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192911

优质资源: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案

日期:2024-06-03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6958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优质,资源,地理,教版,七年级,上册
  • cover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资料等分析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2.通过资料等分析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3.通过学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树立“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结合气候资料和生活实际分析海陆位置、地形地势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今年春节,河南春晚登上热搜,节目《唐宫夜宴》中的宫女们也迅速走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两位可爱的小宫女———唐小金和唐小明,她们来自唐朝长安,春晚后来到了现代,为了了解这个时代,她们决定四处旅行。这节课,我们将伴随她们的旅程来接着学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一、海陆分布与气候 六月的内蒙古,从东到西是从深绿到金黄,从郁郁葱葱到荒漠瀚海。东部和西部景观有如此大的差异呢?我们来观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实验。 我们发现沙子代表的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水代表的海洋则升温慢,降温也慢。 1.根据上述分析,请同学们判断中纬度地区的海洋和陆地年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的月份会相同吗? 陆地最高温7月,海洋最高温是8月。最低温陆地出现在1月,海洋则出现在2月。 2.展示通辽和额济纳旗的气温和降水图。观察两地在气温和降水方面的差异,试着分析其原因。 离海越近,受海洋影响越大,表现为温差小,降水多,离海越远,受陆地影响越大,表现为温差大,降水少。 二、地形地势与气候 唐小金和唐小明来到了海南的五指山,我们来看看她们的朋友圈。 唐小金:一大早我们开始就开始爬山,中午我们爬到了山顶却感到冷飕飕的,这里不是热带吗?为什么山顶还会感到冷呢? 唐小明:爬山喽,天气非常晴朗,而到了山的另一侧却就感觉云雾缭绕,突然之间还下起了雨,植物也好像比之前更加茂盛,这是为什么呢?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84页,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帮助她们解答疑问。 1.为什么越往山上走越冷呢?是因为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山顶气温比山下气温要低。具体低多少呢?海边气温是25℃,五指山的海拔高度是1850米,此时山顶的气温大概是多少度呢?根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山顶气温大概是14.2℃。 2.哪个小组能帮唐小明解惑呢? 由于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得山脉两侧水分气温产生差异,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A地产生降水。我们把A地称为迎风坡,B地为背风坡,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三、人类活动与气候 1.我们来看一幅图片。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却终年积雪覆盖,被称为“赤道雪峰”,你知道成因吗?虽位于赤道,但海拔高气温低,所以成为“赤道雪峰”。 2.人们发现近年来,山顶积雪越来越少了,这是为什么呢?———全球变暖。 人类的很多活动行为都可能加剧碳排放:工厂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产生二氧化碳,砍伐森林,植物光合作用减弱,二氧化碳增加,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 3.那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地球减排做些什么?请同学们结合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讨论如何才能使地球不“碳”气? 4.城市热岛效应:改变地面状况,可影响局部的气候,市区的气温高于城郊的气温。 课堂练习: 见课件。 作业布置: 1.办一份以“低碳生活”为主题的手抄报。 2.完成配套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与之前的气温和降水一节有因果联系,所以这一课时以情景贯穿整节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会用地理知识来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能更好地应用地理知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