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194047

教科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上册3.5.灵活巧妙的剪刀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1141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科,2017,科学,六年级,上册,3.5.
  • cover
《灵活巧妙的剪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工具与技术》单元的第五课。原教材在聚焦部分,提出剪刀是学生熟悉的工具,激发从材质、结构、使用感受等角度展开联想。在探索部分,分为引导学生观察剪刀的活动1和2个学习任务,分别观察剪刀具有的杠杆、斜面的特征;感受剪刀带来的便利,理解结构与作用之间的联系。拓展部分对剪刀的特点和作用做了总结与归纳。 现在结合项目化理念,对本课进行了改编。聚焦部分以任务驱动学生去体验徒手撕纸,基于学生的体验引入本课的主角:剪刀。探索的第一部分学生利用材料制作一把简易的剪刀,在制作剪刀的过程中对已学过的杠杆知识进行回顾与强化;探索第二部分根据不同需求对剪刀进行改进,对斜面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强化;探索第三部分对各种各样的剪刀进行展示与探讨,给学生建构起不同构造的剪刀有着不同的用处,被运用于生活中的不同地方这样的观点。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剪刀”这一生活中常用的工具并不陌生,肯定都有过使用剪刀的经历,也都见过各种各样的剪刀。比如解剖剪、理发剪等等。但是学生却很少深究剪刀的材质、结构、功能上的特点。剪刀为什么要设计成这样 ?它的结构和功能又有什么联系?在这节课里,学生利用原有的经验去更体验剪刀的制作与改进过程,通过各种各样剪刀的使用与讨论,体会不同的剪刀有着不同的功能,运用在生活中的不同地方。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对剪刀的制作与改进,理解剪刀具有斜面和杠杆的综合结构特点,认识到工具的创造能满足生活的不同需要。 科学思维:通过制作、体验和比较的方法,发现剪刀的材质、结构特点,认识到工具的结构与功能具有一致性。 探究实践:在制作和改进剪刀的活动,理解剪刀是斜面和杠杠的组成,它使我们的工作更效率。 责任态度:在实践过程中,能基于实际观察进行比较分析,形成乐于创新发明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制作、改进剪刀,理解剪刀具有斜面和杠杆的结构特点。 难点:提出改进剪刀的方案,理解完成不同任务对不同类型剪刀的需求。 【教学准备】 教师:1.教学课件;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学生:画有曲线的A4纸、雪糕棒、螺丝螺帽、刀片、大垫圈、双面胶。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任务驱动导入:将A4纸沿中间直线分开。 出示一张画有曲线的A4纸,提问: 师:能沿着这条曲线徒手将这张纸一分为二吗? 预设:对折并用手撕。(让学生尝试) 师:用手撕效果如何?(还不错) 2.将A4纸沿曲线分开。 再出示一张画有曲线的A4纸,你现在还能徒手完成吗?(不能/能) 师:请大家试试看,并展示下效果,说说感受。 预设:有点难撕、撕的不整齐、慢…… 3.教师问: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这个任务? 预设生:用剪刀剪。 师:老师今天没带剪刀,但是有这些材料。出示:雪糕棒2根(钻有三个小孔 、螺丝螺母组合。能利用这些材料来做一把剪刀吗? 【设计意图】通过“沿直线和曲线将这张纸一分为二”的2个任务,体验徒手撕的不足,进而引出借助工具:剪刀。出示2根雪糕棒及螺母,让学生尝试组装剪刀,雪糕棒中开有3个孔,不同的组装方式指向省力杠杆、费力杠杠和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三种类型。 二、探究 (一)制作一把简易“剪刀” 1.利用材料组装一把简易的剪刀。 教师发布任务:使用这些材料组装一把剪刀,并用自制的剪刀完成剪纸任务,小组合作每人沿着这条曲线剪一小段距离。 2.学生自主组装剪刀并体验剪纸任务,教师巡视。 3.展示交流:各小组展示做好的剪刀、剪的纸、并说一说使用这把剪刀剪纸的感受。 师:展示下你的活动结果(剪刀、剪过的纸),并说说使用感受。 预设:组装结果,并板贴展示 手 手 手 手 纸 纸 纸 纸 结果1(费力型) 结果2(省力型) 结果3(不省力不费力)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