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196383

纲要(上)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18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187503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纲要,15课,至清,中叶,经济,文化
  • cover
(课件网) 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目 录 壹·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贰·思想领域的变化 叁·小说与戏曲 肆·科技 课 程 标 准 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 壹 ·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社会经济的发展 (1)农业领域 ①明朝中期,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其中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 ②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 ◎清朝前期玉米、甘薯推广种植图 玉米 甘薯 壹 ·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社会经济的发展 (2)手工业领域 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出现新的经营手段,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生产。 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卷361万历二十九年七月丁未 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饔飧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 蒋以化《西台漫记》卷四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早期形态,又称资本主义萌芽 壹 ·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社会经济的发展 (3)商业领域:进入新的繁荣期 ①美洲等地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 ②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徽商和晋商。 ③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逐渐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晋商遗产:乔家大院、王家大院 ◎徽商遗产:徽商大宅院 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新安奢而山右俭也。 ———(明)谢肇淛《五杂俎》卷四 《地部二》 壹 ·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2.社会经济的局限 (1)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占据压倒优势。 (2)政治: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材料一 美国学者珀金斯认为,从三部中国农书来看:王祯的《农书》(1313年)、徐光启的《农政全书》(1628年)、鄂尔泰等编的《授时通考》(1742年)。后面两部书所开列的农具清单,几乎全是前一本书的重复。 材料二 国家太平日久,人口户口百倍于前。地无不耕之土,水无不网之波,山无不采之木石,而终不足以供人之用。为商为贾,奔走四方;又百工技术,吴人为众,而常若不足。 ———乾隆《吴县志》 材料三 明初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自后赋税日增,徭役日重,民命不堪,遂皆迁业。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以六七分去农矣。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摘抄记》 贰 · 思想领域的变化 1.陆王心学 陆九渊 王守仁 (1)代表人物:王守仁 (2)思想主张: ①提出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 ②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强调“知行合一”。 (3)评价: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而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贰 · 思想领域的变化 2.李贽 思想主张: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李 贽 材料一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焚书》 材料二 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 ———《焚书·何心隐论》 材料三 ……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藏书》 材料四 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