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197033

2023年湖北中考 仿真模拟 历史试卷(一)含答案

日期:2024-06-11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5次 大小:40150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年,湖北,中考,仿真,模拟,历史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湖北中考 仿真模拟 历史试卷(一)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我的家乡是黄石,其实她的历史非常悠久。1971年冬天,在大冶章山石龙头发现了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生活的遗址。经考古鉴定,确认她距今约三、四十万年。请问大家,她与闻名于世的(  )原始人时间相当呢?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2.(2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源于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下图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图中出现甲、乙所示状况分别与什么现象有关?(  ) A.百家争鸣,焚书坑儒 B.焚书坑儒,独尊儒术 C.百家争鸣,独尊儒术 D.焚书坑儒,八股取士 3.(2分)鉴真东渡,带去了中国的医药、文学、建筑、绘画等。这说明了鉴真东渡(  ) A.推动了朝鲜民族汉化 B.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 C.促进了中华民族交融 D.缓和了中日民族矛盾 4.(2分)“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等类似的诗句,被当朝统治者认为是“大逆不道”的。这表明当时的统治者在思想领域实行(  )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八股取士” D.“文字狱” 5.(2分)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列强的侵华:“一半是残忍地破坏和掠夺,一半是客观地建设和推动。”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一项是 (  ) A.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B.从中国掠走大量白银 C.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6.(2分)1929年秋,毛泽东写下诗句:“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金瓯:指国土)一片,分田分地真忙。”诗句表明,“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得以形成的重要条件是(  ) A. 发动秋收起义 B.进行城市斗争 C.开展土地革命 D.举行工人暴动 7.(2分)“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政治与法治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  ) A.制订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D.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8.(2分)“我们的朋友遍天下”,20世纪70年代,我国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次建交高潮,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包括了当时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第二次建交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我国(  ) A.外交事业开创了新局面 B.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D.促进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9.(2分)《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对自己承认或长官判决的债务,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这些条款(  ) A.保留了习惯法的条文 B.维护了借贷双方的平等权利 C.否认了高利贷的存在 D.体现了对平民利益一定的保护 10.(2分)阅读目录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书籍内容主旨。以下选项最适合作为下图中单元标题的是(  ) A.走向近代 B.资产阶级革命 C.资本主义的扩展 D.民族解放运动 11.(2分)1933年,罗斯福实施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3R”来概括:Recovery(复兴)、Relief(救济)、Reform(改革)。下列选项与“Relief(救济)”这一内容相符的是(  ) A.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恢复银行信用 B.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C.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D.通过《农业调整法》,稳定农产品价格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 (1)(1分)由材料一上面三图可知,从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