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221683

【备考2023】中考作文押题 中秋 主题类范文 学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3次 大小:12086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备考,2023,中考,作文,押题,中秋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秋 主题类范文(考试题目+例文+详解+范文展台) 1.(2022秋·湖北荆州·七年级统考阶段练习)山河远阔,烟火人间,又是一年中秋月圆。千百年来,这轮明月柔柔地抚慰着世人,从宇宙洪荒到和平盛世,她承载着无数代人的期盼和希望。月光所及,尽是故土;月光所照,皆是团圆。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请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1)中秋节的前世今生 (2)我与中秋节的罗曼史 (3)_____的中秋(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 【答案】例文: (1)中秋节的前世今生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落在农历八月十五,一般是公历九月或十月上旬。 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叫“中秋”。中秋节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一样被人们重视。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起源于古代的帝王活动。“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中,上面记载着“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说明在春秋时期,帝王就开始祭月和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中秋节也就因此慢慢形成了。 关于中秋节的另一个起源的说法与农业有关。自商朝开始,人们就会在秋天的满月之时庆祝丰收。按照古代的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恰恰又在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 而关于中秋节的传说也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白兔捣药中秋节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民间有着众多名称。每个名称都有着独特的意义和来源。除了上文提到的“仲秋节”之外,人们一般还会称“中秋节”为“女儿节”、“八月节”和“团圆节”等等。 从时令上说,中秋是 “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古代的人们在这个季节饮酒起舞,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我国自古就有在中秋节祭月的习俗。相传在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的仪式。魏晋之时,民间便开始有了中秋赏月之举,但尚未形成习俗。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唐代初年,中秋节被正式定为节日。 中秋节自古就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时,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2)我与中秋节的罗曼史 所谓中秋,乃一年中褪尽凡尘的美:而我谓中秋情,那是穿梭千年的动人魔力。它朴实,却暖的,如一汤温池在月光下,静静地溢出温暖…… 花前月下事———人情 曾几何时,于中秋夜间走入河旁古楼。悠悠木楼下掩映出几抹黄昏的光影,与天边的金月遥相呼应。萧瑟的风吹过,树叶轻柔地落人凡世,露出几对情人的身影。或是青春正盛的少男少女,抑或是相需以沫的白发夫妻。他们随着风漫步于鼓楼花下,诉说着彼此的心事,饱含着那种内敛的情,在月下品饮中秋的美。中秋给予这些情人对过往的依态和惆怅,渐渐地,他们与月成为最动人的情景,传来情歌,传来笑语,传来泪水。在花前月下,他们向月诉说人情。默默地,中秋情开始起伏了…… 举杯相团圆———亲情 曾几何时,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前,聊着一年之中的心事。如今却难有众人齐到。老人忙活者饭菜,中年人收拾着家并分享着自己带来的硕果,孩子们自是闲不住的,在一个紧闭的房门内干着翻天覆地的事。待饭熟,几经整顿,大家终于聚到桌前。老人感慨又是一年的中秋,在一 声“好”后, 众人举杯,在圆桌的中心打响中秋最明亮的撞击声。那一刻,所有人笑着,这是改不了的习惯。大人们使劲往孩子碗里夹菜,而孩子们嚼了一口却说难吃,望着大人们无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