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225812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3次 大小:271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导学案,统编,高中
  • cover
《登岳阳楼》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品味诗歌的语言。 2.鉴赏本文炼字的艺术特色。 3.把握诗歌主旨,感受诗人心系天下的胸怀。 【候课读记】: 1.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河南巩县人,自号少陵野老,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杜工部。他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辅助皇帝成为尧舜那样的贤明君主,使政通人和、风俗淳厚)的理想,拥有“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一年到头,都为老百姓发愁、叹息,一想到他们的苦难,心里象火烧似的焦急)的赤诚,亲身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巨变,一路且歌且行,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期间的历史现实。与李白齐名,并称为“李杜”。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被后人冠以“诗圣”的美称。他的诗作中大多描绘了民间疾苦,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是中国诗歌史上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2.写作背景 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今湖北公安)到达岳阳,到达之时正是深冬。此时诗人已经57岁,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几近残废,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再加上北归无望,只好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 3.岳阳楼简介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洞庭北路,地处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上,紧靠洞庭湖畔,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岳阳楼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独特的盔顶结构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及能工巧匠的精巧设计技能。 主要建筑有:因传说中吕洞宾三醉岳阳楼而得名的三醉亭、纪念诗圣杜甫的怀甫亭、“仙梅亭”,附近有小乔墓、鲁肃墓、吕仙祠等。 一.读一读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二.译一译 每句诗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请大家阅读注释和诗句,用翻译的方法,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三.品一品 诗歌是表情达意的,请同桌两人一组结合具体的字、词、句品读诗文,说一说: 读到 的时候,我感受到了 。 四.谈一谈 群学探究:如果我们学校仿照2023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举办一场“感动中国的诗人”,你能结合本课诗句及课外链接的诗文为杜甫写一句推荐语吗? 杜甫最让我感动,他虽然 ,但依然 。 五.作业:背一背、写一写 背诵、默写全诗。 【课外链接】 1.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 岳阳楼记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4.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杜甫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王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