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237550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4.2.7《用反比例解决问题》示范教学方案

日期:2024-06-0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20730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六年级,数学,下册,4.2.7,用反比例解决问题
  • cover
比例 用反比例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 结合团体操排队情境,在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中,运用迁移类推,正确用反比例关系分析解答问题,提高探究问题解决策略的能力。 2. 对正反比例解决问题进行沟通和比较,总结方法,会用比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这类问题。 3. 经历用比例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教学重点: 充分经历和体会用反比例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教学难点:学生问题解决经验迁移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用比例解决问题。 学校要选一些同学参加广播操比赛,选300人参加,能站20列,如果每列人数一样多,选225人参加能站多少列? 解:设选225人参加能站x列。 300:20=225:x,x=15。 答:选225人参加能站15列。 2.回忆: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关键和一般步骤是什么? 生:一梳(梳理相关联的两种量),二判(判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正比例),三列(设未知数x,根据判断列出正比例式子),四解(解比例),五检(用自己熟练的方法来检验)。 3.师:看来同学们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知识掌握的很不错,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用反比例解决问题。(板书课题:用反比例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课前复习,回忆旧知,为本节课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6 一个办公楼原来平均每天照明用电100 千瓦时。改用节能灯以后,平均每天只用电25 千瓦时。原来5 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多少天 1.回顾旧知 师:从这幅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指名回答)原来5 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多少天?我们能算一算? (1)学生自己解答,然后交流解答方法。 (学生可以先求原来5 天的总电量,再求来5 天的总电量现在可以用几天。) (2)师:像这样的问题也可以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 2. 探究解法 (1)梳理两种相关联的量 师:用比例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思考(课件出示) ①问题中有哪两种量?它们对应的数据分别是多少? ②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③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 ( )一定,所以( )和( )成( )比例。也就是说,两次用电的( )和( )的( )相等。 3. 用比例解答。 师:如果设原来5 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x天,请根据表中相对应的数据和判断列出比例式,然后解答。 生:根据上面的数据,概括:因为两次总的用电量一定时,所以每天的用电量和相应的用电的天数反比例。也就是说,两次用电的每天的用电量和用电的天数乘积是相等的。 解:设原来5 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x天。 100×5=25x x= x=20 答:原来5 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20天。 师:100×5和25 x分别表示什么?(两次分别的总用电量) 师:这个问题我们用比例的知识解决了,你有什么方法检验自己的解答是正确的呢? (启发学生自主选择检验方法。如:将结果代入原题、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用算术方法或一般方程方法解答来检验等。)  师:我们应该怎么确定用反比例解决问题呢? 生:解这种问题的关键是找到哪两个量的乘积一定,只要两个量的乘积一定,就可以用反比例关系解答。 师:我们一起来反思一下上面学习过程,归纳出用反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好吗? 得出用反比例解决问题的“五步曲”(板书): 一梳(梳理相关联的两种量) 二判(判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反比例) 三列(设未知数x,根据判断列出反比例式子) 四解(解比例) 五检(用自己熟练的方法来检验)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加深对反比例意义的理解。 发展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帮助其构建相应的知识结构。 注:这两个图片是微课缩略图,找出实际问题中的不变量利用反比例解决应用题,用于预习或复习或课堂播放使用。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微课“【知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