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246431

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3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课件

日期:2024-06-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44569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3届,南亚,文化,美洲,东亚,5课
  • cover
(课件网)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课程标准: 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人民共同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一、古代印度文化 古代印度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地区,核心是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约公元前2350-前1750年 哈拉帕文化时期 公元前1500-前600年 吠陀时代 约公元前324年-约前188年 孔雀王朝 公元320-500年 笈多王朝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1 、种姓制度和宗教 (1)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南亚次大陆,逐渐建立起一系列国家。在这些国家的形成过程中,印度出现了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 等级 名称 职业 一 婆罗门 主掌宗教祭祀 二 刹帝利 主要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 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 三 吠舍 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 少部分是富有的商人 四 首陀罗 地位最低,需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种姓之外, 贱民处在社会的最底层,被认为是“不可接触者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种姓制度特征:等级森严、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 (2)佛教的产生 公元前6世纪,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人们对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不满,佛教产生。佛教提倡“众生平等”和忍耐顺从。 材料:早期佛教作为反婆罗门教、反旧传统而出现的新宗教,首先它否定婆罗门教关于神能主宰人的命运的说教,……其次,他还针对婆罗门教宣扬的神创四个瓦尔那的学说,提出瓦尔那起源于社会职业分工的学说。……再次,早期佛教还主张消除宗教领域的不平等,提出了“众生平等”的口号,认为各等级的人都可以削发为僧,都可以通过自己的修行而解脱苦难。 ———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3)印度教:4世纪时,在古代婆罗门教的基础上,印度教开始兴起,后来,印度教逐渐发展为印度的主要宗教。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印度教有着三大特点:崇拜三向神、直接宣扬世袭等级制度、坚定相信轮回转世。 把种姓制度作为核心教义,要求教徒严格遵守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是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 毁灭之神 创世之神 维护之神 2、古代印度文学 (1)吠陀,是婆罗门教和现代的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经典。 它包括很多具体的经典,通常的说法包括"四吠陀",分别是: ①《梨俱吠陀》②《娑摩吠陀》③《夜柔吠陀》④《阿达婆吠陀》 一切智慧与黎明同醒 去做方能解脱 一切悟性都随着清晨苏醒。 苦乐相随,犹冬夏嬗递。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2)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描写婆罗多族的两支后裔为争夺王位继承权而展开的种种斗争,最终导致大战。大战的结果虽然有胜败,但双方将士几乎全部捐躯疆场,是一个历史悲剧。 以罗摩和妻子悉多的悲欢离合为故事主线,罗摩在神猴哈奴曼帮助下战胜了强敌,救出妻子。 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3、古代印度艺术 ①佛塔、石柱和石窟是佛教艺术的代表 ②古代印度人发明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