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250465

法律与生活知识点归纳整理

日期:2024-06-26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48次 大小:5376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法律,生活,知识点,归纳,整理
  • cover
(2022)新教材高中政治 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一、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1、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 (1)法律在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地位) ①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名成员,都处于社会生活之中。法律是社会生活的重要规范 ②我们要学习法律常识,增强法治意识,遵守法律规则 (2)民法含义: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3)民法典 ①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0年5月28日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 ②意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能够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规范了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名词点击 法人 非法人组织 ◆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例如,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属于营利法人,公立学校属于非营利法人,政府机关属于特别法人。 ◆非法人组织,是指不具有法人资格但能够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组织,如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 (4)民事法律关系 ①含义:就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②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主体: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自然及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自然人根据其年龄和智力状态,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自合法成立时起到终止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名词点击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类型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 16周岁以上且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名词点击 民事权利 民事义务 民事权利能力 民事义务能力 民事权利:是指民法赋予的民事主体/为实现某种特定利益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自由。 民事义务:是指民事主体/为满足民事权利所保护的利益/而依法应当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约束。 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的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有没有) 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律确认的/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从事民事活动、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 的能力。(能不能)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它因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例如,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侦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人身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既是相互对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往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二者通常是对等的。 (5)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原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体现:①我国民法不仅体现法治理念,而且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事法律规范,大力弘扬传统 美德和社会公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序良俗。 ②民法强调独立人格、平等地位,追求权利明确、财产关系稳定与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