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25858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二学案: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3份)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2次 大小:156242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重庆市,3份,探索,道路,建设,社会主义
    ■历史性的跨越■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风云变幻,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1992年春,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在视察途中,他发表谈话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对处于关键时期的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 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会议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个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此后,一大批国有企业开始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 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在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还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等问题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论断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中国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入新的世纪。 1.邓小平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是什么 2.概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过程。 1978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讲话,是在“文化 大革命”结束以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请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进程,说一说邓小平 的这两篇讲话为什么会被称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1.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前夕,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既取得了 突出成就,也经历了曲折。简述这一历史过程,探讨其经验教训。 2.概述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通过这一专题的学习,你在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情感交流方面有哪些收获 还存在哪些疑问 有没有新的认识和思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