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261586

纲要上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课件(共16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53392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纲要,元朝,PPT,16张,课件,统一
  • cover
(课件网) 服饰之美 从服饰的演进看辽夏宋金元 上述图片来源于网络搜索 一、从两宋服饰看变化 二、从辽夏金元服饰看交融 第三单元 从服饰的演进看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课标: 认识两宋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史实 阶段特征 政治 经济 文化 1.国家由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完善。 2.民族政权并立,民族交融加强,少数民族先后完成封建化。 宋朝:二府三司、转运使、通判、知州等 元朝:一省二院(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 );行省制、宣慰司、澎湖巡检司等 辽夏金:南北面官制、仿汉制、猛安谋克制等 1.农耕经济达到新高度,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完成。 2.商业环境宽松,商品经济空前繁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1.文化高度繁荣,科技世界领先。 儒学形成新体系。 2.文学艺术通俗化、市民化、多元化。 思想: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文学:宋词;话本;元曲(散曲、杂剧) 书法绘画: 风俗画、文人画(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 科技:活字印刷术:宋代火药广泛应用于战争,指南针用于航海 少数民族文字 【课前自主学习】 农:一年两、三熟;棉花 手:五大名窑;景德镇、青花瓷(元) 商:坊、市界限被打破;交子;开封、临安、大都。草市普遍,设施完备。 海外贸易:外贸税、泉州港 中华文明的继续发展:辽宋夏金元时期(916-1368) 一、从两宋服饰看变化 从服饰的演进看辽夏宋金元 探究一: 据材料概括两宋时期在政治、社会生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的新变化。 材料1:这种重文之策,表现在服饰上便是“武随文服”,在《历代名臣像》中抗金英雄岳飞就是头束幅巾、身着圆领斓衫的儒将形象。因此所谓“儒将”和“儒帅”,便成为宋人品藻军事将帅的一和审美风范。 ———摘自竺小恩《论宋代服饰文化的儒雅化趋向》 中兴四将图 (一)政治之变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2)崇文抑武,科举制进一步完善。 材料2:宋初“衣服递有等级,不敢略相陵躐”,从《清明上河图》看上层人物多穿齐整的袍衫,长可掩足;平民大众则捋袖敞襟,系带裹腿,以便活动……南宋时已不可遏制,“衣服之章,上下混淆”。……朱熹感慨:“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 ———沈从文《中国服饰史》 宋朝土地买卖契约残片 榜下捉婿 (二)社会生活之变 一、从两宋服饰看变化 从服饰的演进看辽夏宋金元 1. 门第观念的淡化,平民社会的到来。 2. 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人身依附关系削弱。 3. 国家对社会的控制相对松弛。 材料3:宋朝文人墨客的衣着装饰设计的图案当中,有酒馆、茶馆形象,形成一种独特的穿衣文化。除此之外,还将金子黏膜成粉末印成祥云和云朵在衣服上。 ———摘自《东京梦华录》 一、从两宋服饰看变化 从服饰的演进看辽夏宋金元 1.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2.商品经济繁荣; 3.海外贸易兴盛;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南宋完成)。 (三)经济之变 材料4:至崇宁初,妇女的服装尚窄,把身体裹得严严实实,如果不是这样的服装,会被人认为跟不上潮流,遭到众人的嘲笑。 --吴旭霞《宋代服饰与社会风气》 (1)思想:儒学复兴———理学 (2)文化:市民文化兴盛,文学艺术通俗化(宋词、话本、风俗画); 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瓦舍);科技进步(活字印刷术、火药广泛运用于 军事上、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四)思想文化之变 一、从两宋服饰看变化 从服饰的演进看辽夏宋金元 话本 一、从两宋服饰看变化 从服饰的演进看辽夏宋金元 探究一: 结合所学分析两宋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新变化出现的原因。 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