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265434

八下第三章 第4节 二氧化碳 举一反三(含解析)

日期:2024-06-02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56498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下,第三章,4节,二氧化碳,举一反三,解析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节 二氧化碳 考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气体是由大量CO2分子构成的,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CO2本身没有毒性,但CO2不能供给呼吸,在空气中的含量约占0.04%,当空气中CO2含量超过正常含量时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在通常状态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有固、液、气三态变化。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易升华,常压下,在-78 C以上可直接升华为气态二氧化碳,同时吸收大量的热。 (二)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一般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 == H2CO3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H2CO3 △ CO2↑+H2O (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 = CaCO3↓+ H2O [ CaCO3 (碳酸钙)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这一反应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典例1:如图,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两支高低不等的蜡烛,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 B.不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更明显 C.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D.去掉烧杯中的一支蜡烛,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 【答案】D 【解析】如图所示实验,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2支高低不等的蜡烛,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两支蜡烛由下到上先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据以上分析解答。 【解答】A.实验将观察到低处的蜡烛先熄灭,高处的蜡烛后熄灭,故A错误; B.不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不明显,移开玻璃片,更有利于二氧化碳下降进入到烧杯中,现象更明显,故B错误; C.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是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故C错误; D.去掉烧杯中的一支蜡烛,烧杯与蜡烛的位置比集气瓶的位置低,烧杯中的蜡烛会熄灭,也能得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结论,故D正确。 变式1:(2022八下·临海月考)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A.将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石蕊试液的水中 B.将二氧化碳倒入放有阶梯蜡烛的烧杯中 C.将呼出的气体吹入澄清石灰水中 D.将二氧化碳倒入—侧的“空”纸袋中 【答案】D 【解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而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性质是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将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石蕊试液的水中,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从而使石蕊试液变红,反应了化学性质,故A不合题意; B.将二氧化碳倒入放有阶梯蜡烛的烧杯中,蜡烛先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反应了化学性质,故B不合题意; C.将呼出的气体吹入澄清石灰水中,它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从而使石灰水变浑浊,反映了化学性质,故C不合题意; D.将二氧化碳倒入—侧的“空”纸袋中,只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即只反应物理性质,故D符合题意。 变式2:完善下列实验的实验现象,并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反应原理: (1)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变成   ,反应原理:   。 (2)加热上述溶液,试液变成   ,反应原理:   。 (3)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   ,反应原理:   。 【答案】(1)红色;CO2+H2O=H2CO3 (2)紫色;H2CO3 CO2↑+H2O (3)浑浊;CO2+Ca(OH)2=CaCO3↓+H2O 【解析】(1)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性溶液变成红色,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碳酸受热易分解分析解答; (3)二氧化碳能够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反应物、反应条件和生成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