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277125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表格式)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9534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部,编版
  • cover
( 设计意图 二次备课 )课题: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科目 语文 课型 教读课 年级 主备人 李彩云 同伴 董建军、高霞、杜娟、刘佳、赵宇星 组长签字 安全提示语 文明上网,绿色上网。 解读课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要求“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学习本单元,要注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 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还要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目标 1.通过整体感知课文,筛选主要信息,了解说明内容。 2.通过概括各段内容,分析作者的推理过程,理清说明顺序。 3.通过理解“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培养热爱科学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即学习目标2 教学难点 即学习目标3 教学方法与策略 勾画批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前置性学习 1.作者 阿西莫夫(1920 —1992),俄裔美国作家,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1955年任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助理教授,后专职从事写作,是世界知名的科幻文学和科普作家。主要科普作品有《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 《数的趣谈》等,重要科幻文学作品包括“机器人系列”“银河帝国系列”"基地系列”中的多部中长篇小说。 2.给加点字注音 遗骸( ) 骨骼( ) 褶皱( ) 两栖( ) 陨石( ) 追溯( ) 地壳( ) 潮汐( ) 3.初读课文 《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灭绝,但所选的材料不同,所说明的主要问题也不同。试结合课文做具体分析。 教学活动 活动一:交流前置性学习第三题 小结: 《恐龙无处不在》中,恐龙的化石无处不有,是为了证明“板块构造理论” 的正确。《被压扁的沙子》恐龙的灭绝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是证 据。 教读《恐龙无处不有》 活动二: 1.梳理内容,理清顺序 通过概括各段内容,分析作者的推理过程,理清说明顺序。 第1段:提出“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 第2、3段:指出恐龙遍布于世界各地 第4、5段:指出恐龙不可能迁徙 第6、7段:说明大陆在漂移 第8-12段:进一步介绍板块理论,说明这一理论 解释了每个大陆都有恐龙化石的原因。 第13-15段:再次聚焦远古时期南极的恐龙等生 物,确证前文推论的正确性,并说明其普遍意义。 隐含的逻辑推理过程: 恐龙的化石在现存各个分离的大陆上都有发现。 这说明,恐龙曾经生活在每一块大陆上。 但是,恐龙不可能是在每块大陆上独立生存的。 所以,现在的各块大陆在远古曾经是联结在一起的一整块大陆或者说“泛大陆”。 这块“泛大陆”在恐龙出现之后逐渐分裂成为现在的各块大陆。 2.再读课文,聚焦观点。作者仅仅是为了说明“板块构造”理论吗? 作者还有深入的思考,为了说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这一事理。 古生物学 恐龙化石的分布 板块构造理论 自读《被压扁的沙子》 活动三: 1.自读课文,梳理内容,理清顺序 恐龙灭绝原因的争论--对立理论( )--发现“斯石英”--( )--结论:恐龙灭绝是( ) 2.请尝试说说本文严密的逻辑推理过程 第二课时 前置性学习 1.阅读课本第四题的材料,说说材料中描述的现象是与课文中的哪个理论相联系的。 2..恐龙灭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课文《被压扁的沙子》为我们提供了两种假说,其实还有多种相关的假说。结合你课外搜集的资料,写一篇小短文阐述你的认识,并相互交流。 活动四: 积累链接,拓展阅读(课堂交流) 材料(一) 大气变化说。恐龙主要是在距离现在有2.4亿年到6500万年之前,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种陆地生物,并且还是拥有很多优势的脊椎动物。 大约在6500万年之前,因为地球气候发生严重的变化,气温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了骤变,急速下降的气温,让地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