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28477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 导学案

日期:2024-06-1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8次 大小:1697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导学案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 导学案 点击新目标 1、熟记与唐朝友好交往的两个国家和五个人物; 2、理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发展的原因; 3、归纳鉴真和玄奘的相同之处,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链接旧知识 1、忆一忆:唐朝的民族关系怎么样?举例说明;并说明原因 2、想一想:唐朝的对外关系会怎样呢? 课前小热身 1、请同学们认真看书,勾出重点知识,圈点出五个重要人物,对疑惑点做出批注;完成知识建构: 谴 目的:密切关系,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唐 次数:十多次 唐与日本 使 代表人物: 、 、 。 目的: , ( )东渡 意义促进了日本 的提高。 唐朝的对外交流 (1)天竺是指今天的 ,是 的发源地。 唐与 天竺 时间: (2)( )西行 目的: 意义: 2、师生交流完成情况。 课堂进行时 情景创设同学们一定看过《西 游记》小说或者电影和电视剧吧,里面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形象活灵活现。但你是否知道这部小说取材于中国古代哪一个历史事实?一个个鲜活的面孔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学完本课你就能够分辨清楚啦。21·cn·jy·com 学生讲《西游记》中的精彩片段;问一问:《西游记》中唐僧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现实中真有唐僧其人吗?真有帮他渡过道道难关的仙吗 新课解读 1、议一议:联系前面所学知识,找找唐朝对外交往频繁、发展的原因? ① ② ③ ④ 2、读一读:郭沫若赞鉴真诗,并思考日本为何把鉴真坐像定为国宝? 3、谈一谈:日本谴唐使、鉴真、玄奘三人有何共同点?你从鉴真、玄奘身上学到了什么? 课堂小结 写一写:唐朝对外文化交流发展的重大史实: 两个国家:( )、( ); 三件大事:① ② ③ 五个人物:( )、( )、( )、( )、( ) 〈 课堂大练兵 一、练习选择题 1.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鉴真先后几次东渡日本? ( ) A.4次 B.5次 C.6次 D.7次 2.“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唐·李白《哭晁卿衡》)李白在诗中所哭的“晁卿衡”指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空海 B.阿倍仲麻吕 C.吉备真备 D.玄奘 3.“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现代·郭沫若)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21教育网 A.遣唐使者来华 B.鉴真东渡日本 C.玄奘西行印度 D.文成公主入藏 4.我国古代著名的高僧、旅行家和佛经翻译家是 A.空海 B.鉴真 C.玄奘 D.晁衡 5.为日本文字“平假名”的创制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 ) A.空海 B.阿倍仲麻吕 C.吉备真备 D.鉴真 6.ABCD四位同学在看完动画片《西游记》之后有如下叙述,你认为不符合史实的是 A.唐僧走了那么远应该被称为旅行家B.唐僧去的“西天”实际上是今天的印度半岛 C.别看他带回了这些经书,实际上没人看得懂,因为那都是梵文写成的 D.哎,你别说,唐朝的皇帝还真够开明的,外国的东西都敢学 7、唐朝时为中日两国人民的效作出最突出贡献的中国人是 A 空海 B 晃衡 C 鉴真 D 玄奘 二、材料题: 8.材料一:他孤身一人骑马穿越莫贺延啧…..他经历千难万苦,才终达天竺…….. 材料二:他率弟子、工匠等,启程东渡,…….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九洲,受到热烈欢迎,留居奈良………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要到哪里去?去干什么? (2)材料二中的“他”又是谁?要到哪里去?去干什么 (3)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哪些优品质? (4)你认为唐朝对外关系繁荣的原因有哪些?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 9.阅读下列材料,正确回答问题: 唐朝300年间,由于留学生、 学问僧学习和带回的中国文化产物,不断给予日本新的启迪,中国前进,日本也前进。因此,日本的文化一刻也没有停滞,不断吸收中国的优点,经过整理,咀嚼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