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294548

选择性必修2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课件(27张PPT)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4347941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选择性,必修,5课,工业革命,工厂,制度
  • cover
(课件网) 第五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劳作方式:劳动者所采取的,包括分工合作在内的组织形式 农业:家庭式劳作为主,也有庄园式劳作 手工业:家庭式劳作与作坊式劳作 共性:手工劳动 回顾:古代劳作方式的发展与共性 目录 工业革命后生产方式的变化 01. 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02. 一、工业革命后生产方式的变化 观察图片,分析工业革命前后生产工具的变化 手工作坊 世代传承 从分散走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彻底的雇佣关系 机器大生产 集中劳动 机器大生产(专业集中) 手工劳动(零碎分散) 工业革命期间出现的蒸汽锤(锻造大型锻件) 英国发明:James Nasmyth(1841) 工程师,多产发明家,与瓦特为友 依靠蒸汽,推动了重锤冶金工业的发展 中国引进:李鸿章与大沽船坞(1882) 修船、造船、生产枪炮的综合军事基地 中国北方近代工业的摇篮———天津 1.机器大生产的作用 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的生产力使企业家们能够将其利润再投资于新设备的购置,进一步扩大了经济中的生产能力。如此连续不断,自我支持性的经济增长就逐渐被视为新的工业经济的一个根本特性。 ———【美】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第四版)(下)》 2.工厂制度的特点与作用 分工使同样的劳动者得以完成远超从前的工作量, 其原因有三: 第一个特定环节的工人技能得到提升; 免除了在不同类型工作之间来回转换耗损的时间; 大量精简劳动的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胜任多人的工作。 ———据亚当·斯密《国富论》整理 (1)特点 机器:倒班制(保证机器昼夜运行) 工人:规章制度严格(纪律意识) 生产:流水线(协同、厂主监管) 原料:工厂统一供应、合理调配 (2)作用【思考点】 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 科学管理、提高效率、挖掘潜质 经济效益更大 3.工业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1)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 代表企业: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汉阳铁厂等。 汉阳铁厂(中国近代第一座大型钢铁工厂)与汉阳枪炮厂(“汉阳造”) 汉阳铁厂的变迁:铁厂—公司—并入武钢 艰难创办(1890-1894):洋务运动 曲折发展(1894-1918):清末民初 末世衰落(1918-1945):战争不断 浴火重生(1945-1985):建设基地 (2)民族资本家: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如:张謇创办大生纱厂,范旭东筹建永利碱厂 1917年,“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范旭东创办,开创中国化学工业的先河。 1926年,“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获最高金质奖章 抗战期间,侯德榜(总工程师)发明“侯氏制碱法” 洋务派创办近代企业的原因? 自强求富 民族资本家发展民族工业的原因? 实业救国 共同点:救国 关系 工业革命后生产方式的变化 01. 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02. 属经济基础 属上层建筑 二、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 1.积极影响 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1801-1871年的英国 纺织业为主的城市人口 港口城市 纺织以外的其他制造业城市 各县城及旅游城市 增长率 299% 214% 186% 139% ———整理自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思考:英国的城市人口迅速增长仅仅意味着数量的增长吗?英国的城市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城市人口的大规模集中 促进了工商业的迅速发展 (伦敦)这种大规模的集中,250万人这样聚集在一个地方,使这250万人的力量增加了100倍;他们把伦敦变成了全世界的商业首都,建造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