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294863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7.1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含解析)

日期:2024-06-2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26441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七年级,下册,4.7.1,分析,人类
  • cover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4.7.1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单选题 1.2021年5月9日云南大理大沙坝山发生山火,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破坏,森林大面积减少造成的影响不包括(  ) A.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提高 B.动物栖息地减少 C.影响自然界碳-氧平衡 D.生物多样性减少 2.提倡“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筷子”的出发点是 A.减少个人的经济支出 B.减少固体垃圾 C.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D.方便 3.苏州市市区大面积的绿化,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有助于降低温室效应。大量植树造林能控制温室效应的原因是,绿色植物能( ) A.释放氧气 B.吸收二氧化碳 C.制造有机物 D.防风固沙 4.“碳中和”是实现全球CO2“零排放”的生态目标。以下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  ) A.倡导无纸化办公 B.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C.开发和使用风能等清洁能源 D.夏天经常开空调 5.下列现象中,不是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是( ) A.酸雨 B.竹子开花 C.温室效应 D.赤潮 6.“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实施垃圾分类,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下列做法中,不恰当的是(  ) 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变废为宝 B.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降低温室效应 C.开发新能源,逐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D.为减少“白色污染”,集中收集并焚烧废弃塑料 7.现在微塑料已经成为新污染物,已经进入海洋生物体内。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 A.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B.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 C.使用塑料制品的替代 D.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 8.下列做法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理念的是(  ) A.研发绿色清洁能源 B.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C.购物时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D.垃圾分类管理,可回收物循环利用 9.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随手关紧水龙头 B.绿色低碳出行 C.随意丢弃废电池 D.纸张双面使用 10.下列气体中,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 A.氮气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11.在绿色办奥理念引领下,水立方变成“冰立方”,首钢工业遗产化身“雪飞天”,北京冬奥会成为“最绿色”奥运会。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A.垃圾分类投放 B.纸张双面打印 C.常用一次性碗筷 D.使用无磷洗衣粉 12.下列人类活动中,最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 A.合理密植 B.退耕还林还草 C.农田大量施用化肥 D.玉米与黄豆套种 13.为保护长江生物种群资源,维持长江整体生态平衡,自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长江全面禁捕的意义不包括( ) A.有利于长江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B.有利于长江流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C.有利于开发长江干流及支流生态旅游 D.有利于修复长江生态、保护自然资源 14.为了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我们应该低碳生活,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低碳生活的是( ) A.步行或乘公交车上下学 B.节约纸张,循环回收利用 C.为了方便、卫生,常使用一次性产品 D.爱护花草树木,提倡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15.“碳中和”是实现全球CO2“零排放”的生态目标。以下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 ) A.分类处理垃圾 B.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 C.用太阳能热水器 D.夏天经常开空调 16.在居民小区摆放着不同颜色、画有不同标志的垃圾桶,以便垃圾分类处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垃圾分类对保护环境、回收资源有极大好处 B.旧报纸和用过的作业纸属于可回收垃圾 C.废旧电池和过期药品可以循环利用 D.做到“不剩菜、不剩饭”可以有效减少厨余垃圾,保护环境 17.“做好垃圾分类,推动社会发展”,请将下列四种垃圾从左至右放入图中的垃圾桶中,排序为(  ) ①过期药品 ②剩菜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