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301355

【备考2024】生物高考一轮复习学案: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0次 大小:14638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答案,遗传,伴性,染色体,因在,备考
  • cover
【备考2024】生物高考一轮复习 第16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课标要求] 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 [核心素养](教师用书独具) 1.基于结构与功能观,分析伴性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和分子基础。(生命观念)2.运用演绎与推理解释伴性遗传的实验,总结伴性遗传特点及基因传递规律。(科学思维)3.分析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及遗传方式,探究不同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科学探究)4.解释、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伴性遗传的问题。(社会责任) 考点1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与实验证据 一、萨顿的假说 1.假说内容:基因(遗传因子)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2.依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项目 基因 染色体 独立性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 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存在方式 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个 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只有成对染色体中的一条 来源 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体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即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分配 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的后期自由组合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证明者:摩尔根。 2.实验材料:果蝇。 (1)果蝇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体型小、易饲养、繁殖快、后代多、染色体少、易观察。 (2)果蝇的染色体组成 雌果蝇:3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用XX表示)。 雄果蝇:3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用XY表示)。 3.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4.研究过程 (1)果蝇的杂交实验———提出问题 (2)果蝇的杂交实验———提出假说 ①假说: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 ②对假说的解释(如图) (3)实验验证:进行测交实验。 (4)结论: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5.理论发展 (1)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2)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1.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提示:萨顿利用归纳推理及共变法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配子中只含一个基因。 (×) 提示:配子中含有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 3.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且呈线性排列。 (×) 提示: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4.孟德尔和摩尔根都是通过杂交实验发现问题,用测交实验进行验证的。 (√) 5.摩尔根在实验室培养的雄果蝇中首次发现了白眼性状,该性状来自基因重组。 (×) 提示:果蝇的白眼性状来自基因突变。 1.在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的基础上,如何设计测交实验验证其假说? (必修2 P31“思考讨论”) 提示:可用F1的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进行测交实验,如果后代中出现红眼雌果蝇、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和白眼雄果蝇这4种类型,且数量各占1/4,再选用其中的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交配,如果子代中雌果蝇都是红眼,雄果蝇都是白眼,则可以证明他们的解释是正确的。 2.如果控制白眼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还能解释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吗?(必修2 P31“思考讨论”) 提示:如果控制白眼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红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因为X染色体上的红眼基因对白眼基因为显性,所以不会出现白眼雄果蝇,这与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结果不符;如果控制白眼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且X染色体上没有显性红眼基因,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的杂交后代中雄果蝇全为白眼,也不能解释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结果。 1.生物体细胞中的基因不一定都位于染色体上,请说明原因。_____ _____ _____。 提示:①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而细胞质中的基因位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