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六节 学习与探究———走进埃及》 中图版八年级 教学目标 1、区域认知:通过读图,说明埃及地理位置与位置的重要性。 2、综合思维:了解埃及的位置、气候、河流等自然特征。 3、地理实践力:了解埃及悠久的灿烂文化,认识其对埃及经济的作用及影响。 4、人地协调观: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地观,运用数据分析埃及的经济特色。 探索活动 第二手资料是了解一个国家的重要途径。第二手资料主要包括文字、地图、图片、图表和统计数据等。我们可以通过书籍、报刊、国际互联网、音像制品等多种渠道,获得有关某一国家的第二手资料。 以埃及为例,学习如何利用第二手资料,从多角度认识一个国家。 新知讲解 利用地图可确定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及其他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分析得出该国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方法一:使用地图 北回归线 30oN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回归线(23. 5°N)和30° N之间;位于北半球、低纬度、热带地区。 经度位置:25° E- -35° E,全部位于东半球。 新知讲解 地形:南高北低 根据自然条件的差异,一般把埃及分为4个地区———尼罗河流域及尼罗河三角洲地区、西部沙漠地区、东部沙漠地区、西奈半岛地区。 新知讲解 尼罗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其余大部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 新知讲解 国名: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陆地面积:100万千米2 人口:8 112万(2010年) 首都:开罗 通用语言:阿拉伯语 货币:埃及镑 新知讲解 读图 ,完成下列活动: 1.找出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西奈半岛、红海、尼罗河及开罗。 2.找出埃及的陆上邻国。 埃及是非洲国家,大部分国土位于非洲东北部,只有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埃及西邻利比亚,南接苏丹,东临红海并与巴勒斯坦、以色列接壤,北濒地中海。 新知讲解 尼罗河三角洲和北部沿海地区属地中海气候,南部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发源于赤道附近的高山区,自南向北流经埃及,在埃及境内长1530千米,是埃及的主要水源。在尼罗河水的滋润下,浩瀚的沙漠中形成了一条形似荷花的绿色长廊。 尼罗河全长6670千米,在埃及境内长1530千米,它是埃及几乎唯一的地表水源,人民称之为“母亲河”。 拓展延伸 洪水期 洪水消退 农作物生长 水源和土壤 尼罗河为发展农耕文明提供了什么条件? 新知讲解 埃及是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尼罗河不但赋予了这块干旱土地勃勃的生机,还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埃及古代农业的耕作 四大古国:古中国、古印度、 古巴比伦、古埃及 新知讲解 尼罗河的河水灌溉了两岸的土地,河水定期泛滥,并在河流两岸淤积了肥沃的土壤。因此,尼罗河谷地和尼罗河三角洲自古便是埃及的农耕区。埃及耕地面积较少,大约占埃及陆地面积的2.8%。 埃及的主要农业带 埃及农业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 新知讲解 读图,思考: 古埃及经济发展的重心在什么地区。 尼罗河沿岸地区 新知讲解 阿斯旺大坝建成于1970年,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坝之一。大坝建成后,形成了纳赛尔水库。水库起到调节旱涝的作用,使尼罗河下游的农作物由一年一熟变为一年两熟或三熟。大坝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为尼罗河下游城市提供电力和水源。 阿斯旺大坝是集防洪、灌溉、航运、发电、养殖为一体的综合性水电站。 新知讲解 阿斯旺大坝建成后也出现了一些不曾估计到的生态问题。例如,过去尼罗河泛滥虽然淹没了农田,但是也带来了肥沃的河泥,大坝修建后,下游的农田失去了天然肥料。 阿斯旺大坝 拓展延伸 讨论:阿斯旺水坝的利与弊 利 弊 下游农田失去了肥料 调节旱涝 为下游提供电力和水源 改进农作物的熟制 提高了防洪、航运能力 ... ...